音乐旅人张樟 以琴音改变世界

字体大小:

中国小提琴家张樟为救济全球各地贫困地区、灾区的人民与环境保护事业,在2006年成立樟弓音乐乐团。她希望通过筹款演出搭建桥梁,帮助人们找到走出分歧和困难的曙光。

“我拿出我的琴来演奏,而他们从来没有看过一把小提琴,但马上就爱上了我的音乐,露出笑容,拍起手来。”

2018年10月,当张樟带着她的小提琴来到非洲肯尼亚与坦桑尼亚的交界处,踏上安博塞利大草原,她的眼前是黄土路、沙草地,一望无尽的漫漫荒草,以及马赛族(Maasai)牧民放养的牛羊。

她记得,刚到村口,100多名牧民穿着他们最漂亮的衣服迎了出来,一列列地边走边唱着他们的歌谣。在他们身后的是一栋新盖的校舍,由张樟和她的乐团“樟弓音乐”(Zhangomusiq)义演筹款,捐出了其中一间教室,让牧民的孩子们得以在此接受教育。

这位出生于北京,9岁离乡,先后在泰国、美国、欧洲等地成长的小提琴手,在2006年为了救济全球各地贫困地区、灾区的人民与环境保护事业而成立了该乐团。

被马赛族青年求婚

张樟说,在肯尼亚的体验打动了她。她回忆说,在与马赛族人谈笑时,有一名很高的马赛族小伙子竟然向她求婚,他说:“我可以娶你,我给你20头牛。”张樟告诉他说,自己不会做饭。结果那小伙子风趣地说:“那可能就要少一点了。”

“我感觉到一种很质朴的爱。”张樟说,她内心里实在不想去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不想让现代工业侵犯他们的大草原。“那里真的很美,人和动物共处,有大象、斑马、长颈鹿、狮子等等,很壮观。这是十分珍贵的一种关系,而他们需要有条件保护自己的传统,将生活维系下去。”

或许在每个人的印象里,这些牧民的贫困和危机是物质上的,但张樟知道,在约300公里以外的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大都会、摩天楼都已经建设起来,那里是机遇和未来的所在。她相信,若想改变马赛族人的生存轨迹,让他们有能力和条件保护自己,就必须为他们提供教育资源,帮助他们的下一代融入现代社会。

19年前,刚刚考入在摩纳哥拥有150年历史的蒙特卡洛爱乐乐团的张樟,不到30岁,音乐表演对她来说只是一份工作。到了2004年,为了支援南亚海啸的受难者,张樟选择投身她人生中的第一场慈善演出。从此,这股使命感开始萌芽。

曾踏上TEDx的演讲台,呼吁让音乐成为改变社会推动力的张樟认为,以筹款音乐会来推动社会援助是一种可行的模式,“为什么我们总是要等到大灾难发生的时候,才做筹款演出?如果音乐演出可以换来公益,我们就应该多做这类演出。”

为此,张樟与乐团的每一场演出都是非盈利的。他们用筹得的资金,在阿富汗建立一所女校,在非洲喀麦隆的村落赞助建造水井、水库,也曾到地中海解救误食塑料的海龟。自2017年起,乐团也展开为时两年的世界慈善巡演,并得到摩纳哥阿尔贝亲王的支持。

4月12日,张樟为了帮助“Visit Monaco”宣传摩纳哥观光,抵新演出,终于有机会接受联合早报访问。这是她第三次来新加坡,张樟记得,最初她是为了出席2017年第一届摩纳哥电影节,在新加坡首都剧院演奏小提琴,就此结缘。

穿梭在音乐舞台和演讲台之间,张樟认为任何音乐家都不是社会上的“外人”,也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为了传递温情,张樟曾到泰国的盲人孤儿院、监狱,以及一些难民营演出,用琴音去感化这些社会边缘人的心灵。

或许是由于羁旅多年,张樟的心里没有国界,也不需要一个具体的归宿。问她是否一个恋家的人,她说她更喜欢四处游走的生活。像一名音乐旅人,张樟祈愿的是,她的每一场演出可以搭建桥梁,帮助人们找到走出分歧和困难的曙光。用她的话说:“我就是一个人,怀抱着这么一个梦想。”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