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燊杰和吴文德: 本地华语剧场 多元多语才是风格

九年剧场艺术总监谢燊杰。
九年剧场艺术总监谢燊杰。

字体大小:

25年后的新加坡华语剧是否还存在?九年剧场艺术总监谢燊杰和TOY肥料厂艺术总监吴文德,针对这个题目,探讨本地华语剧场现状及未来。

2609_now_10_Medium.jpg
谢燊杰在“新剧节”举办期间,探讨反思本地华语剧场。(档案照)

由本地六个主要华语剧团——戏剧盒、九年剧场、猴纸剧坊、十指帮、实践剧场和TOY肥料厂共同组成的新华剧体,9月举办了第一届“新剧节”。

本地缺乏华语剧场编剧、导演、演员、剧团的现象存在已久,新剧节在新华剧体发掘并培养新人的倡议下举办,推出四个由集体或个人创作的华语新作,作品以完整制作或剧本研读方式在首届新剧节上与观众见面。

除了展演,新剧节举办期间,谢燊杰(九年剧场)、吴文德(TOY肥料厂)两位专业剧场人,连同参与新剧节的几位新人举办公众对话会“不复存在:25年后的新加坡华语剧场”,讨论和反思本地华语剧场现状,并展望华语剧场的未来发展。

本期“艺题”摘录整理谢燊杰(下简称:谢)和吴文德(下简称:吴)针对几个议题发表的见解。

新加坡华语剧场到底“缺”什么?

谢:如果不尽快培养有足够文化敏感度、语言敏感度的华语剧导演、演员、编剧或剧团,接下来10年,新加坡华语剧场还会不会存在?这是一个问题。近期我又想,说“缺”可能有点不太对,应该说我们的华语剧场正处于一种变化。感到“缺”,是因为它改变得跟我们以前认识的华语剧场不一样。新加坡多元文化现象已经在华语剧场中体现,所以将来的华语剧场也许不是我们现在能想象的。这样的变化,我觉得是好的,是随新加坡的特色和潮流产生的。但我的一个顾虑是,这个改变过程中,我们得到什么又失去什么?我担心我们失去的是素质,是在文化和语言里能扎根扎得最深的素质。

吴:联系到此刻华语剧场新人不足的情况,以肥料厂创团时的经验来看,我们创团成员当时并不是华语说得多妙或特别有天分,重点是我们一群人都“不懂事”,我也希望大家都“不懂事”一点,天真多一点,浪漫多一点,天真、浪漫应该是我们最缺少的。不要怕别人怎么看你,怎么评断你,绑手绑脚影响艺术创作,真正重要的是你怎么看自己。然后把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拉下水”,团结就是力量,团体合作可以是做华语戏剧的一个方式。

华语剧场需要怎样的语言?

谢:有观众说九年剧场使用“纯正华语”,作为导演,那个戏需要怎样的华语,我就会用怎样的华语。我觉得关于剧场语言有一个迷思:剧场要反映现实、人性,是不是就要用接近我们环境的华语掺杂英语或其他语言?希腊悲剧、莎士比亚剧的语言照样可以反映现实,艺术创作不能被迷思绑死,要做一部完全讲广东话的戏也行——我们是新加坡人,但我们整台戏都讲广东话,这是一种艺术处理,这是可以的。同样的,用华语也没问题。所以不要把呈现“自然”这件事,当成包袱。要写出体现新加坡生活和感受的戏剧,并不一定要使用新加坡的语言,艺术的空间和想法是更宽广的。

吴:肥料厂很多戏都以华语演出,可我受的影响来自各语言源流各种族同胞各个民族文化的戏剧。新加坡华语剧要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或风貌,须建立在自己的基础之上。新加坡华语剧的风格在我看来,恰在于多元多语文化,如果说不理睬这一切,一心只强调华语,那可能你做的戏跟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华语剧都一样。我们应该珍惜我们这种文化特色,用新加坡的声音演绎新加坡剧,表演时用的是华语,可后面的根基和素材,应该是各大种族的特色,不然我们的华语剧是没有风格的。

本地华语剧场如何兼顾大众与小众?

吴:健全的戏剧体系,不可以单单有小众或大众剧场。大众剧场会引起很多人关注,参与者来自社会各阶层,这会给年轻人带来希望,吸引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有工作可以做的话,生息就会不断持续,也能带动小剧场的活跃;小众剧场会带来艺术刺激,提供反思,让人们充实地活下去。因此大众和小众两个体系缺一不可,在运行上互相补助。说到与观众结缘,我认为华语剧场应该更友善,与观众有更密切的交往。观众要看戏,就有戏可以看;剧场出新戏,观众愿意来支持——这种缘分和爱需要剧场人和整个社会,一起维系。

谢:大众和小众剧场的形式,在新加坡是跟观众人数挂钩的。但在国外,并不是这样,有很小众很抽象的作品,大批大批观众来看;另外,我认为基本上新加坡教育界、文化界和媒体界都有责任,近年来我们的文化素质和水准一直降低,人们可以接触到的东西,往往是其中深层文化都被拿掉或是被简化,新加坡的文化被削到很薄,素质很低,文化降到这个程度,还期望观众来看戏吗?这也是个危机。

本地华语剧格局上是否受中文程度下降的影响?

谢:艺术家需要时间成长,我早几年做的戏,现在都不想去看,我都觉得不好。当然,这也可能跟程度有关系,比如努力的程度。所以重点在于多做一些戏,并有足够时间让戏剧人成长。对新人来说,不能停下来,要多练习,成长才快。

如果资金不是考量,会想做怎样的戏?

谢:如果有资金,我想我不会把它放在一部戏上面,我会开始建设我所需要的一些环境。我会在靠近市区的地方,建设一个演员训练和排戏的场所,演员生活、创作、休息的空间,以及一个灵活的舞台,可以演大众剧目,也可以演小众作品。我会把资金投入到演员、编剧、工作人员身上,让他们有全职的心态,专心创作。戏我们都可以做,但大家目前还是在为环境挣扎。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