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暖居 对话老街区

后屋的玻璃百叶窗能让屋主和邻居亲密互动,这就是中峇鲁老区的魅力。
后屋的玻璃百叶窗能让屋主和邻居亲密互动,这就是中峇鲁老区的魅力。

字体大小:

索立设计研究室(Asolidplan)提供照片

中峇鲁这间老屋是四姐弟买给母亲的。设计师在保留旧日老区的精神之余,仍有崭新的空间开拓与体会,细节处处体现出子女对母亲的爱。

下笔前,我凝视着中峇鲁这间老房子的照片,脑海回荡着设计师林靖峰对我叙述里头的家人家事。渐渐的,一股暖流注满了我。这是一间有爱的家,老主人走了,但温度仍留存,滋养着这里的气场。

这间老屋是四姐弟买给母亲的。他们一家在中峇鲁成长,儿女长大后各奔东西。母亲后来也卖掉旧家搬到别处,但感情却无法搬走,她会特地回中峇鲁买菜,找老街坊叙旧,四姐弟不喜欢母亲居住的新区,也不常探望她。为了方便母亲,为了重新凝聚一家人,四姐弟决定在中峇鲁买一套800平方英尺的老房给母亲,让爱回家。

姐弟聘请索立设计研究室(Asolidplan)为母亲装潢新家。听了家人的故事,聆听母亲的日常习惯与需求后,设计公司的负责人之一林靖峰对空间的干预极轻,轻到不惊动老屋子的氛围,但在保留旧日老区的精神之余仍有崭新的空间开拓与体会。

设计师采用屋中屋的简单设计改造:后房加建一排玻璃门与窗户,空出一条介于室内外,与厨房相连的露台走道;前房加建两排白色壁橱,空出一条作为客厅与饭厅的长廊。屋子唯有中层是新造的,设计师保留前屋原有的白木窗和铁柱,以及后屋的玻璃百叶窗和铁窗花,他甚至还敲掉后屋墙壁的水泥,暴露原来的红砖墙,还原中峇鲁的旧日景象。屋内新元素被前后保留的旧有部分围绕,屋前屋后望出去,都能找回中峇鲁原有的风景,这即是老人家搬回来的原因。

老人家的卧室有扇门和窗户,能敞开面向后屋的露台和外头的花园。设计师刻意采用带点装饰艺术风格(Art Deco)的黑铁框雾面玻璃门和玻璃窗,是想让它们能与原有的环境对话。这部分虽是新建的,但和老式建筑却一点也不违和,反而有种呼应与唱和。

主卧室的雾面玻璃门和玻璃窗能完全敞开,让自然光洒满一室。
主卧室的雾面玻璃门和玻璃窗能完全敞开,让自然光洒满一室。

借自然光为老人照亮

设计师跟我提到老人家的一个日常习惯,让人印象极深刻。天黑以后,她不爱开灯,总是打开窗户,让走廊的灯和户外的街灯照进来,影影绰绰地照明室内。上一代的节俭精神或多或少影响了空间的设计,设计师在后屋红砖墙下、玻璃百叶窗旁放了一对咖啡店常见的木椅和小桌,让老人家平日能面对着户外的花园纳凉,休息。晚上街灯透过玻璃窗照亮露台,老人家若在卧室也不愿开灯的话,只要推开床头背后的窗户,就能跟街灯或月光借一点光线。

不用开灯,阳光或走廊的灯照进客厅,有一种舒适、自在的家的温暖。
不用开灯,阳光或走廊的灯照进客厅,有一种舒适、自在的家的温暖。
设计师在后屋红砖墙下、玻璃百叶窗旁放了一对老木椅和小桌,让老人家平日能面对着户外的花园纳凉,休息。
设计师在后屋红砖墙下、玻璃百叶窗旁放了一对老木椅和小桌,让老人家平日能面对着户外的花园纳凉,休息。

与我们最亲的人,总有一天,他/她/他们会比我们先走一步,离我们而去。四姐弟考虑到这一点,请设计师在设计装修屋子时,把未来其中一名姐弟将接手这个家列入设计的考量。设计师将前屋的墙壁做了很灵活的处理,两排壁橱和卧室门之间藏着一排活动墙,当其中一名姐弟要入住,或搬来照顾母亲时,这面墙就能拉出来,在客厅隔出一间房来。设计师也将卫浴间移到中层的卧室旁,从母亲的卧室有一扇门能进入,从厨房也有另一扇门能入内,两扇门都能同时锁上,确保使用者的隐私。

把保留的旧木窗全关上、全敞开或把隐藏的木墙拉出隔出一个小房间,前屋的空间能灵活变通,变出不同的感觉和体验。
把保留的旧木窗全关上、全敞开或把隐藏的木墙拉出隔出一个小房间,前屋的空间能灵活变通,变出不同的感觉和体验。
从厨房能望到户外的花园,这是中峇鲁叫人向往的老区特色。
从厨房能望到户外的花园,这是中峇鲁叫人向往的老区特色。
自然光透过玻璃百叶窗照进白色的厨房,窗明几净。
自然光透过玻璃百叶窗照进白色的厨房,窗明几净。

老人家在这新家安度晚年,住了一年多后就过世了。据设计师所知,目前还没有一位姐弟完全地接手这个家。但,母亲走后,他们仍定期回来这里聚餐,把酒言欢,凝聚姐弟情。人的躯体虽不在了,但回忆仍在,爱仍在。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