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家张奕满受新加坡美术馆委约两副壁画——《边走边写与其他故事》是他边走边创作的产物;《安全进入》则是他以重复放大的SafeEntryQR码,创作出骇人的图案。
走路是新加坡当代艺术家张奕满(Heman Chong,43岁)日常生活的核心部分,借以保持身心健康。他走路时,灵感涌现,想创作的事,实验脑里的想法,猜测观众对作品的反应。《边走边写与其他故事》是这种状态下的产物,八小时的漫步内,张奕满在iPhone 11手机上打了2581个字。
张奕满接受联合早报电邮访问时说,当时“我大汗淋漓。阳光烤晒了我的脖子。我得细眯着眼看我打什么。我在iPhone 11打字,通常写短信没问题,但其实很难专注于自己在写什么。所以,长话短说,我只好顺其自然。我写自己想到的。我不管这句话与下一句话通不通。我放下。作品就是这样生产的。”
这是张奕满的作品特色,介于图像、行为表演、情境与写作媒介的交界。他以观念为主导,关注对未来的个体和社群的想象。他的《边走边写与其他故事》已经放大出现在奎因街(Queen Street)上。这是新加坡美术馆向张奕满委约的两部新作之一,属于该馆“城市漫步”系列,美术馆建筑物正在装修,周围临时搭起的围墙成为展示作品的舞台。张奕满另一部作品《安全进入》(SafeEntry),几周后将在勿拉士峇沙路(Bras Basah Road)上出现。
生于马来西亚麻坡,现为新加坡公民的张奕满,2003年代表新加坡参加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他2002年考获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艺术与设计通讯硕士。
数据收集造成焦虑
也是策展人、作家的他认为,在冠病疫情期间,我们进出公共空间都要扫描SafeEntry QR码是暗中为害的,使他愈发焦虑。他指出,数据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最有价值的产品,而这些数据很可能被整合,或与他人用作交易。这是疫情副作用之一,就是有更多管道,让我们的数据得以合法被获取与收集,所以《安全进入》壁画是在被监视的焦虑中诞生的。
《安全进入》壁画的图案是一个又一个重复放大了的QR码,张奕满说:“我的数据在未获我的允许下被使用。壁画上的图案是骇人的,令人害怕的。它好像一团抽象的惶惶不安的云,一遍又一遍地担心被不正当地被利用。”
壁画说明附上QR码图案的原型,出自艺术家另一件作品,扫描它,就能看到张奕满在病毒阻断措施期间漫步樟宜机场第二搭客大厦的录像。偌大的机场空荡荡,录像是无声的。此作也在张奕满的YouTube个人平台“Ambient Walking”发表。在阻断措施期间,他总共拍摄了24个关于新加坡的录像,漫步在商场、机场,特写社区的猫群。他认为这些录像能将我们集体感受到的“封城”氛围,转化为未来的历史档案。
以安全距离为灵感的画作
张奕满也居家作画,对始于2009年的一些画作重新思考并在今年修饰完成。他在画上加上我们共享的公共空间常用的“X”加框格的符号,以凸显人与人之间保持安全社交距离。这系列画作在其Instagram账户hermanchong发表,标签(hashtag)#CircuitBreakerPaintings。
出版过文学作品的张奕满也为阿姆斯特丹色情杂志“Extra Extra”,撰写关于新加坡人秘密性生活的长文。
张奕满近期展览包括:纽约瑞士研究所的“律法书籍(上海)”(2018);香港Rossi & Rossi“海峡时报中的抽象摘要”(2018);雅加达MACAN美术馆“只要一瞬间”(2017);上海外滩美术馆“闲言碎语”(2016);首尔艺术善载中心“不曾,沉闷片刻”(2015)。他也曾参展第21届悉尼双年展、首届银川双年展、第10届光州双年展等等。
张奕满的壁画将展示至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