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兼策展人丹红 以水墨刻画疫下众生相

丹红认为,画家与其作品必然承载着社会性和时代性。
丹红认为,画家与其作品必然承载着社会性和时代性。

字体大小:

画作由受访者提供

丹红是一位充满使命感的画家,她认为艺术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表达方式。疫情期间,她为本地客工作画,以水墨记录这群为建设这座城市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中国画自古讲求文雅意境,题材多为山水花鸟、仕女图或是士大夫。这一次,画家丹红却把目光投向身处疫情困境下的客工群体和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的医护人员。

在她看来,艺术不是空中楼阁,而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表达方式。画家作为社会的一员,其作品也必然承载着社会性和时代性。

疫情最初在中国武汉暴发时,身为画家的她本能地提起画笔,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生死线上感人的瞬间,向驰援疫区的“逆行者”们致敬。

随着疫情的扩散,各国相继发现感染病例,本地的客工宿舍不幸成为重灾区。丹红的心为之牵动,她忍不住为他们作画,在水墨之间再现新闻图片中的客工宿舍,或是他们平日里的工作场景,纪念这群为建设这座城市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在丹红笔下的《隔离生活》《医疗支持》等画作中,墨色勾勒出的线条粗犷有力,与宣纸上渲染开来的色彩对比强烈,写意又不失真地刻画了疫情下的众生百态,与留白处摘录新闻的题跋共同定格成为时代的记忆。

(左图)丹红画作《隔离生活》。(右图)丹红画作《医疗支持》。
(左图)丹红画作《隔离生活》。(右图)丹红画作《医疗支持》。

“作为一个画家,能够用手中的画笔记录历史是件荣幸的事情”,丹红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这让我感受到一种使命感。”

再出发攀登艺术高峰

的确,丹红是一位充满使命感的画家。

丹红本名黄红,出生于中国湖南省,自幼热爱绘画的她早在高中时代就确定了自己一生所要从事的事业。

2001年随家人移居本地后,她不时会走入本地校园教授美术课和举办工作坊。在同年轻人的相处中,她感受到本地华文教育事业的式微。作为一名新移民,她把传承中华文化视为己任。视觉审美与文化底蕴兼备的中国画正是适合她的不二法门。

彼时已经事业有成,家庭和美的丹红决定暂时放下舒适的生活,负笈中国广州美术学院再度深造。2011年,原本专攻油画的她拜入岭南画派大家方楚雄门下学习水墨丹青。在五年的时间里她遍访名山大川,常常一闭关就是个把月。山中朴素清苦的生活她却甘之如饴,她喜欢用“修炼”一词形容这些难忘而充实的经历。

2015年,丹红的三幅山水画在新加坡建国50周年主题画展中展出。画作呈现的色彩张力激情四射,让人耳目一新。泼墨的技法和丹青的渲染打破了东西方的界限,形成她独特的艺术风格,有人称她为东方波洛克,而她更愿意称之为“墨色·丹红”。

以“墨色·丹红”为主题的个人画展去年在本地引起不小的关注,连南洋画界泰斗级人物林子平都亲临现场题字。

以策展架起文化桥梁

2016年,丹红怀揣着传承文化的初心回到新加坡,成为一名国际策展人。她认为文化须要交流,才会碰撞出新想法,艺术才得以延续发展。

隔年4月,丹红在新加坡筹办“岭南画学——广州美院教师作品展”。这不仅仅是一次教师作品展,更是一次对岭南画派传承脉络的梳理,展出包括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黎雄才、关山月,以及杨之光等老一辈的作品。

2018年8月,“丝路禅桥——张弘水墨作品展”在丹红的策划下在新加坡展出。这是新加坡少有的主题展,将丝路历史、禅文化和绘画艺术结合在一起,现场配以古琴演奏,以立体感官体验引人陶醉在艺术之中。

2019年初,在丹红的奔波折返下,一副具特殊意义的画作《三国言艺》得以完成并举办主题画展。

画幅在新加坡由林子平开笔完成《三国言艺》书法,随后由丹红把作品带到马来西亚钟正川的工作室,完成石头黄花和三只鸬鹚,落款“三人行”,寓意三位画家联合展览;最后再把画作带到中国,由方楚雄画荷落款,完成整幅作品。三位画家未曾谋面而笔墨交流已先行。

三地画家联展,缘起于新、马、中三地华人在文化历史上的密切关系。长久以来,华人从中国迁移到南洋,华人艺术家也继续在新马两地绽放异彩,并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中国绘画的种子。

七子结社,以艺记疫

丹红画作《客工隔离宿舍》。
丹红画作《客工隔离宿舍》。

在本地不乏如此薪火相传者。2018年末,丹红与六位同样有志于书画艺术的同好结为南洋七子。他们多为各行业的专业人士,闲暇之余工于书画或篆刻,以传承中华文化为己任。丹红笔下的客工宿舍,也离不开其中一位挚友的启发。

七子之一胡建成是本地一家建筑公司的创办人,也是本地浙商总会名誉副会长。疫情阻断措施实施以来,胡建成所在的行业首当其冲受到惨重打击。

胡建成以身处震中第一视角写就《新加坡封城日记》,引起广泛关注与共鸣。
胡建成以身处震中第一视角写就《新加坡封城日记》,引起广泛关注与共鸣。

被迫“闲下来”的他,以身处的独特视角下笔,从个人创业经历、行业的困境到各色人物传记,写下共计58篇日记。洋洋洒洒十几万字集结出版为《新加坡封城日记》,充满社会关怀的文字道出了本地中小企业主共同的心声,在社会各界引起广泛的共鸣和反响。

丹红在阻断措施期间所创作的疫情主题画作,尽数收录在这本书中,也让更多人体会到艺术在时代悲歌下所展现的力量。

眼下疫情仍未退却,新中建交30周年的许多文化活动停摆。除了心系客工群体,丹红也把更多的创作重心放在本地市井生活中。近日来时常可以看见她在大街小巷里写生创作的身影。

丹红说,在本地多年的生活必然会潜移默化地成为个人艺术风格的一部分。新加坡是一个多元文化汇聚之地,无论是建筑、服饰甚至是饮食文化上,都蕴含着无限的创作灵感。这样的融会贯通、兼收并蓄,也像她的画风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与魅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