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悦读@NLB

早报悦读@NLB线上直播 林志强 峇峇一词的多种叙述

字体大小:

早报悦读@NLB于上周五(10月2日)举行线上讲座,主讲者为文史研究者林志强。他在本次讲座中以《土生华人之本质与演变》为题,细说土生华人社群和文化所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

eosr7859e_Medium.jpg
文史工作者林志强,在这次的早报悦读@NLB讲座中,细说土生华人社群和文化所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李健玮摄)

林志强首先为峇峇溯源,认为峇峇是18世纪末形成的社群和文化。而英国人在1786年和1795年统治槟城和马六甲后,最初的30年是以马来语跟华人沟通,后来培养了通晓英文的华人,成为新移民和殖民地政府的桥梁。

另一方面,殖民地也出现一群不懂中文的华人,他们跟英国人打工,以“白人”也就是Orang Putih自居。不管是否懂得中文,马六甲华人因通晓马来语和英语能够和英国人直接通商,他们比中国新移民更具优势,成为崛起的新贵。

nlb_38_pic3_Medium.jpg
林志强为峇峇溯源,认为峇峇是18世纪末形成的社群和文化。(视频截图)

峇峇及土生华人研究 不同时间有不同诠释

林志强指出,在土生华人研究中,历来存有不少疑点。曾经于1832年到新加坡的航海家尔耳,在《东方之海》一书里提及马六甲华人比中国新移民优越,但书中提到“他们多数都是马来母亲所生”,强调早期没有中国女性移民,男性移民只能娶马来妇女为妻,也就是峇峇形成的原因,这个说法在土生华人研究中广为引用。林志强说,尔耳的说法有疑点,当时马六甲华人的母亲都是华人,唯一不确定的是,她们是否混血儿。

林志强也说,直到1850年,峇峇的人数非常少,陈笃生和陈金声是少数被称为峇峇的马六甲华人。

但1850年发生了一件事:当时本地发现中国移民有麻风病,总督下令禁止有疮伤的中国人上岸。这时陈金声发动请愿,要求总督撤销禁令,这份请愿书以中文书写和签名,除了佘有进之外都是马六甲华人,他们都以唐民自居。在陈笃生和陈金声眼中,所谓的峇峇只是华人,也即唐人峇峇。

nlb_38_pic4_Medium.jpg
土生华人专家Felix Chia指出,峇峇是指土生华人,但土生华人未必就是峇峇,他认为峇峇必须有马来血缘。(视频截图)

何谓峇峇也曾经发生一场争议。俄根于1879年出版的《海峡殖民地华人的风俗与习惯》一书引用两部字典来解释峇峇,在道格拉斯的字典里,峇峇是指海峡殖民地的混血华人,而在麦思都的字典里,则说所谓峇峇是不论他是混血或者纯种。

俄根的著作引起读者的不满,署名峇峇的读者在报章指出:“峇峇最早是指中国出生华人,后引申为海峡出生。峇峇在殖民地是对华人的尊称,指他们是混血儿有贬低或羞辱之意。”俄根后来做出回复,同意这名读者的说法,并说如果书籍再版,他愿意作出纠正。但本书并没有再版,错误也没有纠正,峇峇后来也变成是专指马来化华人或混血儿的名词。

从土生华人公会到土生公会

林志强指出,早期的峇峇文化只有婚嫁、丧仪和祭祖等民俗,除了语言之外,和清代移民没有太大的分别。峇峇最大的特色是峇峇文学,他们借用教会罗马字中的罗马化马来语和闽南语组成峇峇文字,再用峇峇文字翻译中国民间小说、出版报章和翻译戏曲剧本。值得关注的是,峇峇创办马来报的宗旨是协助不懂英文的华人吸收西方知识。

nlb_38_pic5_Medium.jpg
林志强说,早期的峇峇文化只有婚嫁、丧仪和祭祖等民俗,除了语言之外,和清代移民没有太大的分别。(视频截图)

林志强也提及,海峡华人英籍公会和土生华人公会原本是本土华人组织,但公会于1966年开放给非华裔,并改名为土生公会。1980年,土生公会联合爱山公会推动峇峇文化,海峡华人、土生华人和Peranakan(土生者)等名称更出现混乱。

当时土生华人专家Felix Chia指出,峇峇是指土生华人,但土生华人未必就是峇峇,他认为峇峇必须有马来血缘。Felix Chia的观念非常清晰:土生华人或海峡华人是峇峇文化的推动者,他们未必是峇峇。

nlb_38_pic6_Medium.jpg
土生华人内部通婚形成一个姻亲网络,让这个社群在保留其特色过程时,相对稳定。(视频截图)

林志强认为,2015年举行的土生华人展览,将笼统概念套在一些身份鲜明的人物身上不太对劲。这个展览除了出现中国出生的“土生华人”,另外如陈笃生和陈金声都认为自己是“唐民”,林义顺这些潮州“土生华人”也不可能讲掺杂闽南话的峇峇马来语。林义顺一直活跃于华社,他的儿子林忠邦也在华社,真正脱离华社的是他的后代。

林文庆一生致力于提倡峇峇学习中文,因此和峇峇发生剧烈冲突,他的一生从未认同自己是峇峇,但后人的身份和文化认同的改变,他最后也成为土生华人或峇峇。

土生华人宣传出现颠覆性改变

林志强说,近十年来,有关土生华人的宣传出现颠覆性改变,认为土生华人就是海峡华人,男的是峇峇,女的为娘惹,土生华人是华人移民和土族妇女的后代。这和1984年Felix Chia所说“峇峇是土生华人,但土生华人未必是峇峇”的论点有很大不同。

林志强举例说,颜永成在马六甲出生,是土生华人,但颜永成父母来自中国,因此“早期没有中国女性移民的观念”是严重错误。颜永成在中国有妻子,他的儿子在中国也有后人,土生华人的姻亲网络是后代形成,不是祖先。

NLB 38.jpg
翡翠山常宣传为土生华人的聚集地,但林志强说,其实那里的土生华人只有三四成。(档案照)

翡翠山常宣传为土生华人的聚集地,但林志强说,其实那里的土生华人只有三四成,那里的建筑,其大门外的矮门,以往被视为土生华人建筑的特色,但这种观念在近十年已改变。

翡翠山的建筑或瓷砖已认定为南洋建筑的风格,是经济蓬勃的时候在本地各处大量兴建的,包括新世界附近的老房屋,建造者是阿拉伯人奥玛。

名称含义的改变和历史脱节

林志强说,峇峇最初指的是包含中国华人的一小群人,后来引申为本土出生华人,19世纪末专指马来化华人,这是三个不同社群,名称含义的改变导致历史脱节。

nlb_38_pic2_Medium.jpg
土生华人的本质与演变有它的错综复杂性,林志强的解说清晰交代这个社群演化的因由。(视频截图)

海峡华人英籍公会改名为新加坡土生华人公会和土生公会,再后来推广峇峇文化,这使到三个名称同等化。Peranakan一词重新诠释为马来妇女之子,这使峇峇和其他混血儿形成另一体系,使到土生华人历史进一步脱节。

林志强说,峇峇、海峡华人或土生华人是区别本土华人和新移民的名称,虽然不同年代有不同解释,但绝对不是混血儿的专有名称。

近十年来,有关土生华人的宣传出现颠覆性改变,认为土生华人就是海峡华人,男的是峇峇,女的为娘惹,土生华人是华人移民和土族妇女的后代。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