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英语剧团重开剧场

《女伶候场》带有西蒂的个人自传色彩。
《女伶候场》带有西蒂的个人自传色彩。

字体大小:

主办单位提供照片

新加坡专业剧场和野米剧场下个月将重开剧场,分别呈献英语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和《女伶候场》。两部剧的门票都在开票后不久售罄,但前作已加场。

冠病疫情困扰表演艺术界已久,今年绝大多数演出不得不推迟或取消,渴望剧场演出的观众如今终于迎来曙光,本地两个拥有“自家”剧场的英语剧团,11月要打开剧场重迎观众。

新加坡专业剧场(Singapore Repertory Theatre)的英语剧《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Tuesdays With Morrie),以及野米剧场(Wild Rice)的英语剧《女伶候场》(An Actress Prepares),下星期将分别在各自辖下的剧场——KC艺术中心和义安公司剧院@野米登场。

两个剧目都将每场的观众限制在50人,另须遵守戴口罩,保持安全距离等防疫措施,而且不设线上播映。令人惊喜的是,一方面由于票数有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观众阔别剧场许久,因此两部制作一开票,门票立即被抢购一空!

从11月4日演至22日的《女伶候场》,开票短短两个小时,23场演出全面售罄,其中大约200张门票提前出售给向野米提供捐助的人士,开放给公众的门票约有900张,目前野米没有加场计划。

11月1日预演,11月4日首演的《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也取得亮丽票房,49场表演的门票四天内全部卖出,但徇众要求,剧团决定将演出期延长至12月6日。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改编自美国著名作家米奇·艾尔邦(Mitch Albom)的同名畅销小说,描述一位罹患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简称ALS,俗称渐冻人)的大学教授莫利,即将久别人世,在他剩下的日子里,他把自己最真实的生命经验教授给一位世故冷漠、追求物质的学生米奇。莫利以自己的生命当作活教材,与自己的学生米奇相约在每个星期二,展开14场既幽默又触动人心的生命对谈。

曹崇敬(左起)、潘尼科、萨曼莎为《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排练。
曹崇敬(左起)、潘尼科、萨曼莎为《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排练。

台湾演员金士杰与艺人卜学亮领衔主演的台湾果陀剧场华语版,曾于2018年在本地上演。

在专业剧场的英语版中,莫利和米奇由剧场老将潘尼科(Remesh Panicker)和优秀年轻演员曹崇敬(Benjamin Chow)分饰,获奖导演萨曼莎·史格特-布莱克霍尔(Samantha Scott-Blackhall)执导,此剧令人期待。

专业剧场执行董事莎洛特·诺尔斯(Charlotte Nors)对观众的热烈反应感到惊喜和欣慰,她说:“我个人也很期待这部剧,这个精彩的剧本改编自我相当喜欢的一本书,并由出色的演员和主创团队演绎。尽管我们每晚只能迎接50名观众,对一个剧团来说,在经济收益上是完全不可行的,我们对剧院保持热情和奉献之心,激发了我们前进的渴望。”

她接着说:“经过数月的关闭和空置,我们将剧院空间重新设计成一种私密的咖啡馆式体验,我们可以安全地再次做现场表演,全团人都迫不及待地欢迎观众回到KC艺术中心!”她介绍说,剧团工作人员一直在忙于准备重开剧院空间,剧场内部设施将有抗菌涂层,并重新配置座位,以作咖啡馆式的座位安排。

一封给剧场的情书

另一方面,由西蒂(Siti Khalijah Zainal)担纲的单人剧《女伶候场》,此刻也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中,该剧由亚菲言(Alfian Sa'at)编剧,阿蒂丽·爱玲·莫思比(Aidli Alin Mosbit)执导。《女伶候场》根据西蒂的真实剧场人生编写,她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女伶候场》带有个人自传性质,“这部剧非常贴近我的内心。观众在演出中听到的所有故事,都来自我一个生活在新加坡的穆斯林女演员的个人经历。”

谈到剧本诞生过程,西蒂说和亚菲言之前喝过几次咖啡,在咖啡桌上,她向亚菲言谈到自己的人生、信仰和观点,剧本在闲聊中有了架构。

西蒂说剧场关门的日子里,她充实地过着普通人的人生,“我骑脚踏车,尝试新菜谱,玩拼图游戏,也忙于照顾我入院出院的父母。”

西蒂是本地相当有知名度的搞笑谐星,而《女伶候场》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买到票的观众们得到剧场里一探究竟。

野米剧场创团艺术总监王爱仁说,这部剧检视了在顺境、逆境各种情况下,从事艺术和制作戏剧的意义;对剧场的爱与梦,这一点在疫情当下更显重要。“《女伶候场》是给新加坡戏剧界一封亲密而深刻的情书!”

《女伶候场》之所以无法延长演出日程,是因为野米还有其他项目正在筹备。王爱仁感谢观众的力挺,他说:“这非常令人鼓舞,这使得我们相信:我们恢复工作后,观众会回来。”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更多详情和购票方法,可上网:srt.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