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新中两地 探索智慧养老新模式

施皓(右二)与老人们交谈。(受访者提供)
施皓(右二)与老人们交谈。(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把新加坡居家养老的标准及规范介绍到中国,经过几年在北京的摸索与实践,来自中国武汉的施皓凭着一股热忱和使命感投身并坚守着养老行业。他深信,借助新技术,可以在本地打造新加坡版的智慧养老新模式。

施皓(50岁),一个在中国武汉长大的新移民,自同济医科大学药剂系毕业后,在中国大陆开始药品的销售工作。2000年考取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管理经济学硕士学位后,他加入宜康医疗保健集团,开始服务养老行业。已入籍新加坡的施皓新中两地忙。在北京经营原地养老服务公司:北京碧山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同时也是新加坡南洋医疗管理集团的董事经理。

施皓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选择投身养老和医疗行业和自己在大学的专业分不开,他觉得服务社会比较光彩,而服务老人和弱势群体对社会也是一种贡献。施皓年届80的双亲在老家武汉养老。因自己无法时刻陪伴在侧,更感觉到社会对养老服务行业需求的殷切。

就凭一股热忱,一种使命感和切身体会,早在2000年的时候,施皓就想把本地的养老院模式带到中国去,然而那时中国政府更关注经济的发展,发展医疗养老等服务行业的时机尚未成熟。直到2015年,中国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而施皓也注意到居家养老几乎成了北京多数老人唯一现实的选择。

20130415_1_Large.jpg
施皓正把他在北京经营原地养老服务的一些经验引介到本地。(曾美玲摄)

移植新加坡经验到中国

凭借着自己在中国及新加坡医疗照护行业的多年经验,施皓敏锐地感觉到中国养老行业的东风已到,于是在2016年成立了北京碧山居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这是北京首批签约的养老服务供应商,与美国最大养老服务供应商Right at Home,日本最大的养老服务供应商日医集团一起,为北京老人提供受政府津贴的登门护理服务,并将新加坡的标准及规范介绍到中国去。

他说:“当时居家养老在中国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中国还没有具体的行业标准和服务规范,中国政府很希望借鉴、引进国外成熟的经验。新加坡登门护理服务不但走在中国前面,在养老流程方面也有一套标准作业方式可供参考。”

施皓的公司参与了北京社区乐龄支援网络计划。据施皓说,该计划类似新加坡乐龄支援网络计划,旨在整合政府与民间机构的资源,建立各个社区乐龄支援网络,为老人及他们的家属提供各种支援服务,协助老人原地养老。

公司所提供的是居家护理、精神关怀、健康指导、生活照料等方面的服务,包含了术后护理、中风康复、心理咨询、临终关怀、助浴、物理治疗、按摩、陪同就医、代为取药等60个项目。

开发手机应用软件

为了让老人能获得更好的照顾,施皓还把登门护理服务整合成名为“金色阳光”的APP手机应用软件,提供老人或其家属有关服务价格、内容、客户评分等信息。下载该软件老人还可以预约上门服务的时间和选择服务项目。

施皓认为,通过物联网科技,智能手环和手机APP的运用可进一步开发智慧养老服务。他说,这对患有失智症的居家老人特别有好处,老人一旦离开家人设定的范围,家人和公司就会收到警讯,可以立即定位找到老人;通过智能药盒,家人和公司可以监控和记录老人用药情况,如果老人忘了用药,可以通过手机通知老人家属;药盒还可以自动提醒老人按时服药和补充药物,加强对慢性病患用药管理。

说到慢性疾病管理方面,施皓的团队还设立了一个生物学实验室,与两名美国哈佛大学的医学博士一起,推出慢性病基因检测服务。他说,这项服务通过解读个人的基因密码并结合常规生理数据,可对疾病进行早期预警、干预、长期跟踪监控,帮助人们活得健康长寿。

引进新型减法护理模式

施皓也计划引进自立支援照护模式。这是一种以减法护理为核心理念的照护模式。他发现传统的“托老”模式多以服侍的方式照顾老人。日子久了老人的自立能力将会被削弱,使他们更快地失能、失智。

施皓解释,自立模式则不一样,它将赋予受照顾者更多的自主权,目的是尊重和唤醒老人内在的生存意志,通过上门护理,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和减少依赖性,让他们重拾动力和生存感,恢复自信,增加他们的身心健康,逐步回归正常生活。

他说:“推行减法护理,需要把每个服务项目细分成多个不同环节,找出老人可以独立完成的部分。比如帮忙做饭,可以把这项服务细分成打开冰箱、取出要烹煮的食材,拧开水龙头、清洗食材、切和烹煮等动作,要尽量让老人家完成他们可以完成的部分。”

显而易见,要实现这种减法护理,不仅需要改变不少老人的传统观念,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更高。施皓坦言,最大的挑战是人手短缺。“在中国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缺口大,收入低,职业发展空间小,人员流失率高,为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服务的专业护理人员基本还是个空白。”

虽然前路艰难,但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施皓还是看好养老服务行业。“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是改变不了的潮流趋势,目前虽不赚钱,市场空间却比较大。” 施皓决定继续做下去,不仅在中国做,也在本地做。

施皓说:“我很希望与大家分享自己在北京经营原地养老服务的感想,并与大家一起应对新加坡老龄化社会的挑战。”

经过北京两年多的发展运营,施皓对互联网加登门护理服务深有体会,正逐步将“金色阳光”手机APP,智能手环,慢性病基因检测等服务介绍到本地来。他深信,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合理调度员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对外劳的依赖,一样能打造新加坡版的智慧养老新模式。

自立模式将赋予受照顾者更多的自主权,目的是尊重和唤醒老人内在的生存意志,通过上门护理,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和减少依赖性,让他们重拾动力和生存感。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