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可吃四次拉面

日本食品控股执行主席兼总裁高桥研一所掌管的日本食品控股旗下有15个品牌,在新加坡开设了50多家餐馆。
日本食品控股执行主席兼总裁高桥研一所掌管的日本食品控股旗下有15个品牌,在新加坡开设了50多家餐馆。

字体大小:

老板食经

日本食品控股(Japan Foods Holding)执行主席兼总裁高桥研一Takahashi Kenichi

工程师出身的高桥研一,1997年将味千拉面带到新加坡时,完全是餐饮门外汉。创业初期遇金融风暴,餐馆发生火患,挫折连连。他在餐馆生意不济时,咬紧牙关磨练厨艺,同时身兼多职。

目前,他所掌管的日本食品控股旗下有15个品牌,在新加坡开设了50多家餐馆。从面条到水果挞,他引介的多是自己在日本喜欢的餐饮,如今面对常到日本旅游的食客,一般对日本餐非常熟悉,他的挑战是为顾客提供出色且有个性的餐饮。

日本食品控股执行主席兼总裁高桥研一从工程师转战餐饮业。(龙国雄摄影)
日本食品控股执行主席兼总裁高桥研一从工程师转战餐饮业。(龙国雄摄)

听高桥研一(63岁,Takahashi Kenichi)的创业故事,有如电视剧般曲折精彩。

他是日本食品控股(Japan Foods Holding)执行主席兼总裁,他的餐饮王国从第一个品牌味千拉面(Ajisen Ramen)开始,旗下其他餐馆品牌包括:面屋武藏(Menya Musashi)、“Fruit Paradise”、金色不如归(Konjiki Hototogisu)、阿夫利(Afuri)、神乐阪茶寮(Kagurazaka Saryo)等15个品牌。

金色不如归的拉面。(受访者提供)
金色不如归的拉面。(受访者提供)

高桥研一原本是日本先锋公司(Pioneer Corporation)的工程师,1993年被公司委派到新加坡担任工厂经理,三年后委派期满了,他因喜欢在狮城的生活而决定继续留下。

“我想要做自己的生意,开始思考应该做什么生意比较好?我观察到新加坡当时没有日本拉面餐馆。但我不懂得烹饪,也不会煮拉面,连切高丽菜都不会,因此决定引进日本拉面品牌。

“我在东京念大学时,很喜欢当地一家拉面店‘桂花’。于是,我向那家拉面店提出申请海外经营权,可是20多年前,他们对新加坡没有概念,也不打算经营海外店,结果没有谈成。我很失望,店员替我感到可惜,便告诉我有另一家味千拉面跟‘桂花’经营者有亲属关系,我试了味千拉面后觉得它跟‘桂花’的味道很接近,成功说服店主让我在1997年将味千拉面带到新加坡。”

味千拉面是日本食品控股在本地的第一个品牌。(受访者提供)
味千拉面是日本食品控股在本地的第一个品牌。(受访者提供)

学烹调教补习救餐馆

高桥研一的第一家味千拉面开在白沙浮商业城(Parco Bugis Junction),首三个月生意很好,但在1998年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生意一落千丈。

“我是工程师,不擅长烹饪,没办法监督厨房烹煮拉面的品质,结果餐馆开业六个月后开始亏钱,连餐单破旧了也没有钱换新的。”

他和太太为了抢救生意,自己用电脑打印传单,晚上6时到靠近餐馆的地铁站派发。

当时,他逼自己学烹饪,早上7时到餐馆厨房从零学起,切菜、煮蛋、去除蛋壳、熬汤、煮面、煮叉烧、包饺子,直到他可以煮好一碗拉面,也能掌控厨房的烹饪水准,生意终于在2000年开始好转。

高桥研一笑说,当初日本总店要求他们过去学煮拉面两个星期,“我嫌闷,学两天就翘课。后来才知道,懂得煮是多么重要,下定决心掌握煮好拉面的技巧。”

回想当初的苦日子,餐馆因不赚钱而无法定时发薪水给员工,自己没钱但也不能每餐都吃拉面,因此练出一手好厨艺,拿手菜包括炒饭和芙蓉蛋。

在生意惨淡的日子,高桥研一身兼多职,他当补习老师,开补习中心教导中学和高中的日本学生英文和数学。

“有时在餐馆厨房煮到一半,补习中心打电话来,我就立刻赶过去教课。1997年到1998年的时候,餐馆不赚钱,幸好还有补习中心的收入。直到2003年餐馆生意有起色,我无法抽时间继续教补习,就把补习中心关掉。”

谈到拉面餐馆生意的好转,高桥研一难忘1999年的一场火,似戏剧性扭转了餐馆的命运。

他形容那场火为餐馆重要的转捩点,“我平时会趁餐馆中午没有客人时,跑出去给学生补习,过后再回到餐馆抹地和收拾。有一天,我实在太累了,补习后就回家休息,结果,当晚员工忘记关火炉,餐馆就着火。”

幸好,当时火势很快被扑灭,只烧坏厨房的炉。高桥研一用保险赔偿金换了餐馆的灯、碗和破烂的菜单。那场火之后,餐馆生意开始有起色,渐渐转亏为盈。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用在高桥研一身上最贴切不过。

从失败中吸取经验

日本食品控股现在旗下的15个品牌,不少是他经历过一次次失败后吸取宝贵经验的成果,得来不易。

第一个失败的品牌是2004年的自创日本饭团品牌。他说,日本饭团店在日本越开越多,但在新加坡,顾客主要是日本人,本地人不太认识饭团,以为饭团就只有紫菜和饭,看不到里面的配料,一个卖3元太贵,不太愿意尝试。

第二个失败的品牌是2005年的蛋包饭(Omu Rice)品牌“北极星”,“蛋包饭跟饭团有个共同的问题,尽管蛋里包了满满的鸡肉、猪肉和海鲜等馅料,外观看起来像只有蛋,同样吸引不了消费者青睐。”

这两次经验,为2009年登场的水果挞品牌“Fruit Paradise”垫下成功的基础。

高桥研一说:“这是我第一个成功的自创品牌。经历过之前两次的失败,我这次特地把水果挞的馅料铺满在外,鲜艳饱满的呈现方式果然成功俘虏消费者的目光与味蕾。我每次回日本都很爱吃蛋糕和水果挞,想把自己喜欢的品牌带来新加坡,但它们没兴趣发展海外分店。于是,我找到刚毕业的糕点师傅,告诉她我的要求,经过约一年的研究和实验,‘Fruit Paradise’终于在淡滨尼开第一家店,吸引排队的人龙。”

“Fruit Paradise”是高桥研一第一个成功的自创品牌。(受访者提供)
“Fruit Paradise”是高桥研一第一个成功的自创品牌。(受访者提供)

等了七年的阿夫利

日本食品控股最新引进主打柚子拉面的品牌阿夫利,让高桥研一等了7年。

他说:“我打电话到日本的阿夫利店,刚好是创办人的父亲接电话,他把儿子的电话给我,让我有机会联系他。我每次回日本都会去阿夫利,同时传手机简讯给创办人,但他没有回应,他当时还没有准备扩充到海外。我以为没有希望了,想不到7年后,时机成熟,有很多人找他谈海外经营权,但他记得我最先找他,于是把新加坡的经营权给了我。”

阿夫利的经典柚子盐拉面。(受访者提供)
阿夫利的经典柚子盐拉面。(受访者提供)

上一个长周末,记者到阿夫利用餐,碰巧看到高桥研一和太太在餐馆工作,两人跟员工一起忙着收钱、捧面和为客人点餐,见证了成功老板的重要元素:用心和努力。

相比以前和现在的日本餐饮业,高桥研一说,20年前,一般食客对拉面不熟悉,甚至以为拉面是叻沙;现在的食客对吃的要求更高,加上经常到日本旅行,熟悉当地的美食,不像以前,只要是来自日本的品牌都很容易获得认可,如今国外品牌不如当年那么新奇珍贵,需要非常出位且有个性的品牌才能够吸引消费者。

聊到最爱吃的日本食物,高桥研一笑说:“拉面,一天可以吃四次拉面。平时午餐,我都会到自家的拉面餐馆用餐,可以查看个别餐馆的水准,每次点两种拉面和一盘饺子,晚餐就要吃得清淡。”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