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理工生,不急升大学

字体大小:

若没有一纸大学文凭,理工生的出路,是否就不比大学生宽广?

新加坡社会向来重视大学文凭,“要成功就要先有大学文凭”的思想,已在许多国人的脑海里生根,父母为孩子规划未来时,也总以考到大学文凭为目标,理工学院的大专文凭,始终只是次等选择。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若没有大学文凭,前途将会受限。

但社会观念和环境都在转变中。

记者采访后发现,越来越多人开始走不一样的路。他们优先培养一技之长,掌握技能后就踏入社会工作,即便不考大学,也能找到一片天。

本期《大特写》,记者采访了学生、家长、名校长、辅导员和企业家,探讨若没有一纸大学文凭,理工生出路是否依然光明?

先学一技之长再上大学

近年来,不少有想法的优秀生毅然决定报读理工学院,先掌握一技之长和相关经验,过后再考虑上大学深造。

一些父母也不再持守传统观念,一味要求孩子报大学考文凭,也不排斥孩子上完理工学院后,不继续报读大学。

有些理工生认为,大学偏重学术理论,重点不在职业培训,若志不在学术研究或进一步深造,宁可在理工学院毕业后直接去工作。

教育部去年开创了在职培训计划(Earn and Learn Programme),帮助学生重点学习职场所需的专业技能知识,同时收获相关工作经验,鱼与熊掌兼得,受到许多学生欢迎。

3种典型看法

记者采访了三名即将在明年4月毕业的19岁理工生,恰好代表三种不同典型,可从中一窥理工生对未来出路的不同看法。

第一种是传统派,认为直接上大学是最佳出路,以直升大学为终极目标。

第二种是未决派,考虑上大学或工作,甚至也考虑第三条路,如直接创业或追梦。

第三种是务实派,希望先找稳定工作,过后再进修,较重视学以致用,希望将所学知识投入职场,磨练精专技能。

★传统派:不想浪费时间,想一气呵成读完大学

孙嘉悦目前在理工学院就读中文系三年级,一度犹豫是否该在毕业后先工作,掌握技能后,再到大学进修。

经过几番挣扎,她毅然选择在毕业后直接升学。

“我想一气呵成的读完大学,不想耽误时间。”

孙嘉悦担心工作一段时间后,反而无法适应校园生活,干脆直接升学,省时省力。

“妈妈让我自己规划未来,我有什么困难,也会问妈妈的建议。”

★未决派:还没规划好出路,考虑毕业后创业

在理工学院念中文系的卓敬轩即将毕业,他说,他暂时不知如何选择未来的路。

虽深刻明白大学是增长见闻的好平台,但是他却不清楚该报读什么专业。

他说:“我不想为了上大学而读大学,学习应该是愉悦的。”因此,他希望先决定日后发展的领域,再考虑报读大学或进职场工作。

“我其实想过在毕业后开始创业。”

获父母支持的卓敬轩透露,他已开创自己的花艺品牌,未来考虑往这方面发展。不过也表示一切还未尘埃落定。

★务实派:先工作几年,再考虑报读大学

林伊琳是理工学院商科系学生,但未来不想从事商业相关工作。

已累积多年打工经验的她,希望毕业后从事喜欢的职业。她表示很喜欢小孩子,考虑未来成为一名教师。

她说:“现在已经越来越多机构在聘请员工时,更看重工作经验。我明白社会大众对大学文凭的重视,也愿意跟随社会思潮。但我打算先工作几年,再上大学。”

相较于大学生涯,职场生活反而更吸引林伊琳,她期待尽快经济独立,并在工作中增广见闻,学到校园里学不到的知识。

“就算父母不支持,我也会努力证明,即便没有大学文凭,我也能找到好的就业机会。”

半工读在职培训 学习更专业知识

去年推出的“技能创前程”,专为理工生及工教生打造在职培训计划,让他们毕业后不必考取大学文凭,就能找到一份收入稳定的专业相关工作。

去年,共有150名理工生和工艺教育学院学生,以及61家企业公司参与在职培训计划,教育部共开放15个项目课程,在12个领域下实行计划。

在职培训计划是个半工半读,为期一年至一年半的项目课程,参与者在指定公司上班,而非实习,工资待遇不输正式员工,还可在所属公司内受专人指导,学习更专业的知识。

课程参与者可领取5000元教育部津贴,完成课程后也将获一张受业界认可的专业资格或证书,并随意愿选择继续在该公司工作,或到大学进修。

教育部预计,今年在22个领域实行37个项目课程,招收400名理工生及工教生,今年参与人数将是去年的2.6倍。

据悉,本地五所理工学院都已陆续参与在职培训计划。

理工学院一些科系截分点不输初院

据最新资料,好些理工学院科系,截分点不输初院。

2016年教育部数据显示,初院六科目L1R5截分点(Cut-off points)介于3至20分,凡考20分以下就可报考初院。

理工学院是根据五科目(L1R4)收生。换句话说,分数在10分以下的都有机会升初院,但许多人自愿选择报读理工学院。

2016年,新加坡理工学院的生物医药科学课程,截分点为七分,也是所有理工学院课程中第二低的截分点。

以义安理工学院的国际商业课程为例,该课程截分点为六分,保持从2011年以来所有理工学院课程的最低截分点纪录。

师长辅导员怎么说?

家长:无需过多干涉 只须陪伴把关

两名受访家长认为,孩子意愿最重要,无需过多干涉,最重要是陪在他们身边把关。

张丽军(46岁,建筑行业)说,她支持女儿的任何规划,那样反能培养出女儿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不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不论孩子做什么决定,我都会在身边帮她把关,错了就纠正。”

她认为,虽然拿到大学文凭能做很多事,但没有大学文凭“也可以做很多事”。

不愿具名受访的张女士(50岁,业务经理)说,她育有三女,二女儿现年19岁,就读理工学院三年级。

她说,自己虽不会阻碍孩子的规划,但心里还是希望女儿能在理工毕业后,直接升大学。

她认为,有大学文凭在手,能保障未来生活,回到现实社会,还是需要一张大学文凭。

辅导员凌展辉分析,两名家长都属于协商型父母,既尊重孩子的规划,也会适时干涉孩子的决定,避免他们犯错。

他指出,家长大多可分成三类:权威型、溺爱型、协商型。权威型以自己为中心,希望孩子事事听从其规划行事。溺爱型父母以孩子为中心,不干涉孩子的规划。协商型则给孩子自由,从旁协助他们成长,并会适时干预,且通过沟通取得相互理解。

辅导员:攻有兴趣专业才能有效学习

辅导员认为,条条大路通罗马,学生应专攻有兴趣的专业,才能有效学习。

飞跃家庭服务中心执行主任凌展辉受访时说:“理工生一开始就应报读有兴趣,可学以致用的科目。”

凌展辉以同事的经历为例说,不少大学生即便考取大学文凭,毕业后也不一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他的同事理工学院商科毕业,过后当社工,最后放弃商科专业,到大学报读辅导系,凭借相关工作经验,成功考取入学资格。

他说,父母应该更重视孩子是否对所读的专业感兴趣,否则越迟开始学习,对孩子越不利。

“时代改变了,父母要学习尊重孩子,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自然不会做好。”

前校长:进修比大学文凭重要

前校长认为,进修远比大学文凭重要,人生道路上应不断进修学识。

退休校长冯焕好(72岁)教学37年,在名校华初23年作育英才无数,调到邻里的达善中学四年,也本着爱的教育,感化许多问题学生。

她对成功学生的定义看似简单,却是做人重要的道德要求。“我希望他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人,不做伤天害理的事,好好做他的工作,好好过生活。”

她受访时说,大学并非“成功”代名词。“大学是学习的基础,是追求知识的方式,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在毕业后,将这些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

她指出,不少社会成功人士,教育程度虽不高,却时常参与进修课程,时刻确保有足够知识面对未来可能的挑战。

这类进修课,可包括技能创前程下的在职培训计划等。

她说:“大学只是其中一个进修的方式。”

37人无需大学文凭将可当特许会计师

参与在职培训计划后,四所理工学院今年招收37名会计毕业生,他们未来无需大学文凭,便可注册成为新加坡特许会计师。

义安理工学院会计系今年首次参与在职培训计划,毕业生将有机会参与新加坡资格认证计划,在职场上比大学毕业生更占优势。

参与18个月项目课程,不只有机会在德勤会计事务所(Deloitte & Touche)、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Young)等知名会计事务所工作,还能获得由义安理工学院和新加坡会计发展局合作推出的会计高级专科文凭。

获取上述文凭者,可继续参与新加坡资格认证计划,注册成为新加坡特许会计师,无需大学文凭,就能成为合格专业会计师。

本地四所理工学院(除共和理工学院)与会计事务所协议,至今已招收37名符合报名条件的会计毕业生参与计划。

企业家符标雄旗下员工 工教院毕业年赚25万

企业家符标雄认为,大学文凭无法显示技能,社会对成功的定义也正转变中。

荣寿司餐饮连锁店两次参与在职培训计划,希望培养专才,甚至在公司内设奖学金,鼓励理工学院和工教院毕业员工上大学进修。

荣控股集团主席、荣寿司创办人符标雄说:“现在的企业公司,不再一味看重大学文凭,因为技能无法在文凭上体现。”他说,自己重视员工发展,会按工作表现来评估员工。

据2014年报道,荣控股集团首席营运执行员林静玲,是工教院会计系毕业生,从基层做起,如今在公司担任高职,统领大学生,年收入超过25万。

采访侧记:我不打算报读大学

近年来,身边不时有朋友在考取大学文凭后,选择从事与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把大学文凭摆放在一旁“积灰尘”或“摆美”。

这次采访三名同龄学生,我有许多感慨。

我很理解理工生在毕业前,面对未来的迷茫。面对亲友反对,我们也会感到不安,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但庆幸的是,受访理工生与父母相处融洽,没有为了意见不合而产生矛盾。

希望他们最终做出明智抉择,跟随自己的心,实现自己的梦。

记得莫扎特曾说过,世上最可贵的是时间,世上最奢靡的是挥霍时光。

亲爱的理工生,请记得,任何事情只要全心全意去做,就一定有收获。若真的对生涯规划感到迷茫,不妨考虑先在工作中探索自己的兴趣,在职培训计划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