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了洋甘菊

字体大小:

我走进星巴克,环顾四周,选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把伞收在一个不挡路的地方。我想为自己点一杯咖啡,但看了看时间,转念决定点一壶洋甘菊茶。

等朋友的当儿,我拿出手机滑起来,翻了一下新闻。老实说我对新闻不感兴趣,但还是习惯性地浏览。过了一阵子,我感觉肩部有点沉重,想到我最近用手机的时间太长了,于是放下手机,望向窗外。

外面还下着雨,远处是巴士转换站,人人行色匆匆,赶去各自的目的地。看似我们都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或者说,要去哪里是我们自己可以选择的。但真的如此吗?

这两天刚好在读拉玛希(Ramesh Balsekar)书中谈自由意志的章节。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还是忍不住思考这些重要的哲学问题,比如:今天我来到这家咖啡馆,坐了这位子,点了洋甘菊茶而不是咖啡……这些真的是我自己选择的吗?

打个比方说,我们进了一家大超市,我们的目光被一些商品吸引,拿起它仔细研究一番,觉得不合意,就放下了,觉得适用就放进自己的购物篮。有时我去超市买完东西等着结账,排队无聊时会瞄一眼前面的顾客买了些什么。从一个人的购物习惯是可以大致推测出他的生活方式的,而他的生活方式又受家庭、教育背景、个人经验、社会因素等等影响。一个小小的购物篮包含了很大的信息量。

因此,当你走进超市的时候,要买什么看似是你的选择,其实不是。两个完全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为了同样的日常需要走进超市,买来的会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套用这个比方,人世间就像大超市,我们做任何的选择,都被我们的生理、心理、智力、性格制约,被后天环境、从小被灌输的价值观,以及所有个人经验造成的信念深深影响。你喜欢的品牌、厌恶的行为、政治倾向、结婚对象……任何选择都是不可避免,必然发生的。

所以,我走进这家咖啡馆,收伞放好,点了洋甘菊茶,看新闻,然后放下手机……每个决定背后都有迹可循,因为不重要就此略去,但没有一样不与个人身份认同(ego)有关,而这个身份认同,来自我过去所有经验的总和。选择几乎自动发生。

我们不能选择生于战乱还是和平中,有怎样的父母,怎样的基因。我们不能选择喝酒后不要脸红,我们也无法选择脑子里的想法和念头何时出现,当它一闪而过时也无法挽留。慢着,这些念头都来自哪里?它们是否真的属于我?

如果你去认真察看一下,就会发现,所有想法最初的来处都不是你,都来自外界。就像漂浮在空中的尘埃,被我们撷取了。心智接触到它们,经过一番审视、比对、判断,认同一些,丢弃一些。决定丢弃什么认同什么的筛子,就是我们一向被灌输和培养的规范及标准,同样来自外界。那么,是谁在做筛选?是谁以为自己在做自由的决定?究竟有没有一个坚固的自我在那里?倘若并没有一个坚固的自我,怎会有所谓自由意志?

也许作为个体,人在宇宙中就像浪花在海里。浪花的每一个跃起并不是独立的舞蹈,而是整个海洋律动的一部分。

最近的一部好电影“Arrival”中,女主角看到了未来,知道了结局,仍然做了相同的选择——因为她明了其实没有选择。她是个体,亦是全部。她作为一朵浪花,顺应海洋的律动而已。清醒地知道没有自由意志,带来彻底的臣服。同时,宛若有选择那样去做选择,则是我被给予的自由。

我等的朋友还没来,但我知道她会在毫无差错的时刻出现。且让我好好享受眼前这杯洋甘菊。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