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大中文系洋主任:海外歌星助阵直播大受欢迎 歌台迎更蓬勃生命力

字体大小:

大特写

农历七月明天就结束,每晚“夜夜笙歌”的歌台即将告一段落;七月歌台虽然快落幕,却迎来更蓬勃的生命力。

专门研究华人民间信仰和庙宇文化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丁荷生博士表示,这个七月非常忙碌。

目前着重研究本地中元会和歌台文化的他受访时直言,观看多场歌台后,认为歌台没有传承问题,反而越发展越蓬勃。

他表示,尤其当歌台结合科技,透过多个平台直播,让更多人接触,更利于它的传承。

他说,越来越多现场观众、看歌台直播人数飙涨,加上不断有台湾与马来西亚歌星过来演唱,都是歌台充满朝气的力证。

加上10年前以歌台为背景的本地电影《881》,成为歌台发展的转捩点。他认为,从此更多年轻人认识和感受到歌台是新加坡独特的文化,渐渐学会欣赏和了解。

丁荷生肯定歌台的存在价值,认为歌台不仅是民俗和宗教文化的延伸,也是保留方言语种的空间,让以方言为主的歌曲、故事、戏剧等表演形式得到延续,对本地语言和文化具有贡献。

透过丁博士的讲解,让我们重新认识“歌台文化”。本期《大特写》,记者也带大家重温七月歌台的精彩瞬间,台上台下的昂奋热闹。

宋朝就有歌台

谈到歌台历史,丁荷生表示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宋朝以前有很多记载,指杭州当时有一处地方,在七月中元节时连续演《目连救母》戏曲一个月。

根据学者研究,目连戏作为中元节的重头大戏,它最早的记录可追溯到宋朝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

该书中曾记载:“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印卖尊胜目连经……枸肆乐人,自过七夕,边搬母杂剧,直至十五日停止,观者倍增。”

丁荷生说,戏曲文化传承下来后,由华人带到不同国家和地区,融进当地色彩,演变成当地人熟悉和可接受的表演形式。

本地歌台演变成如今大家熟悉的形式,他表示则要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说起。

他说,那个年代的野台戏,搬迁到固定的表演场所(类似“大世界”的地方)后,通过岁月的沉淀,汇集当时巴黎的歌舞秀、上海的歌唱、香港和好莱坞的表演方式,再融入情感丰富的闽南歌谣,塑造了如今的歌台。

丁荷生:取代戏台必然结果

歌台取代戏台成为七月中元节主要活动,丁荷生认为,这是表演形式进化的必然结果。

他说,以前有庙就有戏台,因为神明很喜欢看戏,所以必须演戏给神明看。

不过,随着时代发展,本地大多中元会理事如今都不请戏台,只有规模较大的庙宇还维持着这一传统,导致近十年许多戏班都陆续走入历史。三年前,本地百年福建戏班新赛凤,也因后继无人和生存空间萎缩而结束。

询及歌台发展是否导致戏台没落的原因之一,丁荷生认为不能一概而论。

他说,就好像以前大家的娱乐只有看大戏,但现在都变成看电影,这在发展过程中是无可避免的。

他表示,歌台是一个比较多元的艺术现象,它的表演形式活跃,囊括跳舞、说笑、讲故事和唱歌。它也具备功能性,比如当长辈带着他们的孩子和孙子去看歌台时,介绍演唱歌曲的含义,这个就是一种交流、一种文化传承。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