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屋绕绳下降 当个邻里蜘蛛人

字体大小:

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当你经过西海岸一带某座组屋时,可能会看到一群人从组屋外墙沿绳索缓缓下降。

他们不是组屋外墙油漆工友或清洁人员,也不是搞特技的,而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参与了西海岸青年执委会举行的城市绕绳下降活动。

左右一栋栋五彩缤纷的政府组屋,因为这个活动变得朝气蓬勃,同时拉近不同居民之间的关系。

本期《大特写》,记者向主办方了解,为何在组屋区举办极限运动。记者也亲身挑战,从组屋外墙缓缓下降的“惊险”经历。

一年前成为固定活动

什么是“城市绕绳下降”(urban abseiling)?绕绳下降兴趣小组创办人之一的邓毅强(38岁)指出,这是让参与者从政府组屋滑降的活动,参与者利用固定在身上的绳索沿着墙壁滑降。

邓毅强说,青年执委会约八年前举办该活动,当时是在西海岸民众俱乐部的屋顶开始。当时,他们每三个月至六个月举行一次,希望借由这类活动吸引更多青年加入青年执委会活动。

他说:“三年前,民众俱乐部要整修。我们没有地方进行绕绳下降,便开始探讨可否在大自然环境中进行。但是,考虑到本地大部分土地已经城市化,没有太多大自然选择,就决定在活动中融入城市元素,提议在组屋区进行。”

邓毅强说,为获得支持与批准,青年执委会花费半年时间,与当局如西海岸市镇理事会、建屋局及人民协会等接洽。

他说,第一次在组屋进行绕绳下降时,是以一次性活动方式进行,邀请市镇理事会等人员观看与视察。两年期间,他们不时举办该活动,直到一年前才成为固定活动。

“在新加坡,很多人认为冒险是有风险的。我们希望城市绕绳下降能让更多人产生兴趣并踏出第一步,借由亲身体验,知道一些特定运动和冒险是非常安全的。”

他补充:“一些居民一开始会问‘住家外面是不是有蜘蛛侠?’‘这样会不会提倡入屋行窃’等问题,我们就向他们解释。他们后来逐渐习惯我们的存在,也会带孩子和亲戚来参与。”

小组成员两个月前上载相关活动的视频后,获得热烈反响,吸引男女老幼参加,甚至海外旅客也慕名而来参与5月份举行的活动。

住武吉巴督的陈丽明(57岁)经由朋友介绍,特地前来参加。“因为小时候没机会尝试,看到视频后就蠢蠢欲动。虽然第一次很紧张不敢踏出那一步,但是适应后就没问题了。”

来自加拿大的汤凯清(20岁)5月初来本地探望朋友,在面簿上偶然看到这项活动后,独自前来参与。

她说:“我知道新加坡的监管条例严谨,所以活动可以获得当局支持,并在政府组屋进行,让我感到意外。我也特地去问执委会怎么获得批准,毕竟这是一个非传统的活动。”

汤凯清认为,活动让她探索不一样的新加坡面貌。“来到新加坡时,我从来没想过要探索金文泰,因为这里不是新加坡必去的地方之一。当然,我也借由活动接触到这一区的居民,对我来说是一个非传统的旅客经验。”

访问当天,活动是在金文泰西2街第728座组屋进行。电梯外也贴有传单通知居民。

住在11楼的林先生(74岁)说:“我不觉得他们有打扰我们,而我们因为这个活动互相认识。当然,最重要是确保活动安全。”

确保安全才进行活动

20180709-news-chuijiang3_Large.jpg
活动进行前,邓毅强(右二)为参与者进行安全讲解。

邓毅强解释,青年执委会成员会在活动开始前,在有关的楼层勘察,确保安全后才开始设置。了解到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接触绕绳下降,执委会一般会准备两条下降路线,初级为三四楼,另一条则是距离地面地面较高的楼层,一般上设在七楼。

参与者必须参与一个讲解会,并在教练指导下,学习穿戴适合攀岩的安全帽、手套、安全带(harness)和绳拴设备。

抵达楼层后,教练会把两条绳索扣在参与者身上,一条让参与者自由控制下降速度,另一条则是安全绳索。一旦参与者不小心放掉控制速度的绳索时,安全绳索可以让参与者抓住和稳定身体,再回到正确的姿势。

为加强安全,他们把围绕柱梁的那一部分利用塑料管包裹住,防止柱梁与绳索因不断摩擦而突然断裂。

一些公众在面簿留言指出,不认同组屋区进行活动,担心吓到老人或路过的行人。

对此,邓毅强说:“老一辈可能没有尝试极限运动,再加上站在某些角度看不到绳索,因此第一次看到时会害怕或被吓到。我们会事先提醒居民,其他成员也会向他们解释。”

他说,这项活动适合男女老幼参与,但最低年龄为六岁,体重最好不超过100公斤。

外展认证教练参与

针对为何批准该活动,西海岸选区办事处发言人答复询问时说,当民众俱乐部在2015年关闭整修时,就收到反馈要求青年执委会另寻地点,继续绕绳下降活动。“因此,执委会决定把定期举行的绕下降活动带到西海岸一带的政府组屋,以更贴近居民。”

发言人指出,活动是由获得新加坡外展训练中心认证的教练,连同其他青年执委会义工会一起进行,参与者也必须提前申报健康情况。

邓毅强指出,兴趣小组定期检查和更换设备,所以尽管绳索的寿命平均是10年,但执委会只会用一两年,确保安全。“我们也会确保绳索不会用于其他地方,而只是绕绳下降的活动。”

记者问,若想加强安全,为何不在组屋底层放置软垫?

邓毅强解释,这样会导致参与者降落时是“软着陆”(soft landing),或造成他们更容易失去平衡,无法安全降落。此外,绳子的两端由两名指导员分别在楼上和楼下负责,因此更安全。

为了减少不便,并确保墙壁干净,邓毅强说:“我们会提醒参与者穿上干净的鞋子参与活动,同时也放置毯子让他们清洁。若鞋子太肮脏,我们也有可能拒绝让他们参与活动。”

因为风势和安全原因等因素,邓毅强说,兴趣小组目前没有考虑在更高楼层进行活动。

20180709-news-chuijiang2_Large.jpg
确保一切符合安全标准后,指导员和执委会义工在七楼进行活动设置。

记者亲身体验:跨越惧高极限

我站在椅子上,右脚踩上走廊的栏杆,但左脚不听使唤地“黏住”椅子。我紧闭双眼,牢牢抓住身上的绳索,不敢“欣赏”距离地面约20米的风景。

我是通过人民协会官方面簿看到活动的视频,感到好奇,毕竟从小到大在新加坡生活,印象中没看过有类似活动在组屋区进行。

活动当天早上,天空灰蒙蒙,不久后就下起雨来。随着雨势减弱,再加上没有闪电,活动照常举行。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忙完采访后,我在众人鼓励下,展开我人生的第一次绕绳下降。

活动前,邓毅强告诉我其中一条路线从四楼开始,我觉得还可以接受。怎料因为一些安全考量,他们后来只能在七楼设置,让惧高的我既期待又后悔,不懂为何要“自虐”,提议挑战这项活动。

经过一番“垂死挣扎”,我的双脚勉强跨上走廊的栏杆上,但我一直没办法跨出去,拼命求指导员和摄影记者放过我。

然而,我的愿望没有实现,只换来教练的一句提议:“还是你要我推你出去?”

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我最终决定豁出去,一脚踩上墙壁,迈出关键的一步。

悬挂空中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意外平静,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害怕,只是不知所措,不知道要怎么往下滑行。

后来,我抓到诀窍后,就以龟速方式慢慢往下滑降。我一直“面壁思过”,不敢往下看,只敢把注意力放在每个住家单位的门牌,拼命告诉自己,距离地面越来越近。

当然,整个过程中其他参与者的加油声不绝于耳,让我更有信心完成这项挑战。

近期,新加坡评为“全世界最沉闷的国家之一”,但绕绳下降的活动恰好为本地社区注入新活力,而兴趣小组也有效地让年轻人更倾向参与社区活动。

这次的采访过程波折重重,就如兴趣小组申请活动在组屋区的过程一样,但让我看到一个兴趣小组的坚持。看似简单的活动,却是集合了很多人的心血才能顺利进行。

对我来说,此次采访的最大感悟,就是生活中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只有自己不愿跨的坎。只要提出勇气,一切皆有可能。

受访者1:第一次尝试一路喊到底

20180709-news-chuijiang4_Large.jpg
李思恩第一次尝试绕绳下降时,喊到吵醒熟睡的邻居。

李思恩(30岁,幼儿教师)第一次尝试绕绳下降时,因为紧张害怕,一路从六楼喊到一楼,甚至吵醒熟睡中的邻居。

李思恩居住在西海岸一带,但在面簿通过广告,才知道区内有这一项活动。“我想年轻不留白,活动又靠近住家,就决定和住在附近的朋友一起参加。另一个原因是我觉得自己住在区内30年,却从来没有好好地认识邻居,因此想借由机会认识新朋友和邻居。”

李思恩4月时第一次参加活动,并且挑战的高度就是六楼高。她形容,随着自己“上场”的时间逼近,心跳开始加速,开始自我怀疑,不了解自己为何要挑战活动。她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跨出栏杆开始进行绕绳下降。

她笑说:“为了分散注意力,我一路从六楼喊到一楼。当我接近地面时,朋友叫我不要喊,但因为距离远所以听不到。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一名邻居跑出来‘投诉’我七早八早吵醒他,对方还有点生气。”

她形容,整个过程感觉没有尽头,但是听取教练的指示,再加上不断“催眠”相信自己,让她成功完成。

这也是她自中学时期完成“高空飞狐”(flying fox)后,尝试过最刺激的运动,促使她踏出舒适圈,勇于尝试其他活动,如10公里跑步。

受访者2:组屋垂降感觉很不同

20180709-news-chuijiang5_Large.jpg
林伟伦:第一次绕绳下降时感觉很恐怖。

中学生林伟伦(15岁)是其中一名年纪最小的参加者。他是通过摄影比赛认识的朋友口中获知活动,在征询父母同意后决定尝试。他曾经在学校户外训练时,尝试绕绳下降,但觉得在组屋区进行有很大区别。

他说:“户外训练只是面对一堵白墙,但是在组屋区会因为是公共地点,有人来来往往,感觉很不同。”

至今参与10次活动的林伟伦,回想起第一次的经历时,仍觉得十分难忘。他说:“我觉得最困难部分是跨过走廊的栏杆,因为没有尝试过,再加上觉得很恐怖,所以不自觉感到害怕。”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