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伴不牵绊 更多本地男女晚婚不婚

字体大小:

在传统华人社会,“先成家,后立业”是不少长辈重视,也希望看着晚辈迈向的人生必经之路。

但随着本地受全球化影响,东西思想交汇,文化和价值观也悄悄改变,在二三十岁适婚年龄成家再立业,已不再是部分年轻国人的必做的事。晚婚甚至不婚,已逐渐被视为另一种人生选择。

为何有些人晚婚,或只恋不婚呢?本期《大特写》,记者采访三名本地50多岁男女和专家学者,分享现代人的爱情二三事。

20180730_news_002_Large.jpg
司徒保华和陈美金虽然年过半百才相遇相恋,但此时更懂得珍惜彼此,成为彼此的最佳依靠。(受访者提供)

个案1:他54岁 她58岁 恋爱那年就闪婚

58岁厨师司徒保华谈情说爱的态度,与他的光头硬汉形象一样,干脆直接不扭捏。

“18厨师”连锁餐馆(Eighteen Chefs)老板司徒保华说,他求婚时,理性地以两性的人均寿命,计算双方还可能陪伴彼此几年,问女友是否愿意相守。看似没情趣,却也有种务实的浪漫。

自认对女友陈美金一见钟情的司徒保华在谈恋爱那一年闪婚。那年,他54岁,她58岁,已不再是容易被爱冲昏头的少男少女。除了感觉与缘分,双方也重视现实生活考量。

他说:“第一次约会,我就带她去我的三房式组屋,告诉她我薪水是多少。第二次约会,我们就讨论要去哪里度蜜月。”

套司徒保华受访时说的一句福建话:“麦图料(别拖了)。”这份直截了当或与他的年龄有关。

司徒保华过去向往过婚姻,也谈过恋爱,只是都无缘走向红毯另一端。后来,忙于事业的他没时间与精力积极寻觅有缘人。

直到约四年前,他当义工时遇到了让他一见倾心的陈美金。他说:“在人群中,我一眼就看到她。”

被问及,为何到了50多岁都未放弃寻找爱情,司徒保华坦然表示,希望有个人陪伴,生病时有人照顾。

但对伴侣的渴望不代表他会随意走入爱情。他说:“我如果觉得你不是,我就算了。不要浪费彼此时间。”

过去有过一段婚姻,单身多年后再嫁给司徒保华的陈美金则说:“到了这个年纪,会更清楚要的是什么,不像年轻时。现在的我们都很实际,了解彼此的坏习惯、经济情况等。既然OK,我们就在一起。”

司徒保华也说:“不要因为你的朋友结婚你就结婚,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20180730_news_003_Large.jpg
一段失败的婚姻没有阻止梁富源再次寻觅爱情,女儿也一直鼓励他走出阴霾。(梁麒麟摄)

个案2:恋爱像投资 他愿拼一拼

“因为经历过打击,我觉得,有个伴就好了,不一定要结婚。”

梁富源(54岁,豪华车司机)顶着光头,穿衬衫牛仔裤,看来比实际年龄再年轻一些。

人生走到这个岁数,他经历了恋爱、闪婚、陪伴两个孩子成长,到两年前与太太离婚,伴随生活的酸甜苦辣,个中滋味自有一番体悟。

回首那段快20年的婚姻,梁富源的前妻指他不够了解她。他觉得这个理由没说服力,自认已仁至义尽,努力赚钱照顾妻儿,接送孩子上下学,甚至照顾妻子的亲戚。

梁富源说:“我身旁的女性朋友都说我为上一段婚姻付出太多了。但我觉得,每一段感情都不一样,现在就顺其自然。感情要先有缘,才能修那个份。现在就算年纪比我大的,我也不介意,就是想找个伴。”

梁富源透露,他参加婚介交友服务公司CompleteMe的交友活动不到五次,认识一位刚好住他家附近的女性友人。

只是,对方听闻他离过婚有小孩后,就不愿继续相处下去了。

经历离婚,梁富源比谁都明白,一纸婚约并不能允诺一生幸福,有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伴就足矣。

但倘若真遇到对的人,梁富源还是愿意考虑给女方一个承诺。他觉得恋爱像是投资,没有稳赢,但他愿意拼一拼。

“我现在没有任何顾虑,只要合得来就OK。我知道有些女孩还是比较需要安全感。她如果要结婚,我也必须和她相处一段时间,确定真的适合,才考虑婚姻。”

个案3:51岁不放弃觅真爱

年轻时与婚姻擦肩而过,朱群开未曾放弃寻觅另一半。今年51岁的她今后若遇上有缘人步入婚姻,不怕被议论到了这把年纪还结婚。她说:“我不担心别人的想法,只要家人支持我就好了。”

若以世俗和重传统的价值观来看,51岁的女性或许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了。

但已在金融业建立了稳定事业的朱群开仍孜然一身,等待缘分敲门。

她透露,年轻时有一个谈婚论嫁的工程师男友,男友也以结婚为前提跟她交往。

但朱群开说:“他很安静,我觉得我们沟通不够,对他的了解不够深。他很重视陪伴家人,我们因此少了独处时间。”

最终,她无法嫁给不够了解的人。

朱群开认为,婚姻契约是对女人的一种保障。她说:“我这个年龄,一结婚就是一辈子了。有个伴人生比较有动力。”

她希望找到嗜好相同的伴,开心过生活。她说,有人分享,快乐会加倍。

20180730_news_004_Small.jpg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改变,人们对幸福人生的定义也越来越广,更多国人重视理想和事业,多过结婚生子。(档案照)

科技导致迟婚?50岁以上新人剧增

统计局数据显示,50岁和以上的新郎和新娘人数分别从2007年的1196名和281名,上升至去年的1587名和535名,升幅分别是33%和90%,跨越各年龄层的总结婚人数比率也微升。

此外,与2007年相比,去年的40至49岁新郎与新娘人数也分别上升4.3%和45.1%。

谈及越来越多国人晚婚的现象,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陈恩赐接受《联合晚报》访问时说,本地男女除了想要先拼事业再成家,也希望婚姻对象是在人格、价值观和兴趣上与自己相近,是能成为灵魂伴侣的人。

他说:“要求高加上以拼事业为先,这些男女很可能没什么时间社交和约会。”

新加坡管理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李品正则认为,男女延迟步入婚姻也可能和科技发展带给社会与文化改变有关。

他解释,在科技发达的全球化社会,大家透过线上交友、交友应用、社交媒体等接触到的真实伴侣或视为伴侣的人选,比过去来得多。

李品正说:“这些看似吸引人的选择,让人更不可能和任何特定一人安定下来,或是在发生冲突时坚守这份感情。”

因此,这削弱了关系的永久性,也让关系不那么稳定。

更多人愿通过专人代找另一半

除了官方数据显示晚婚人数增加,三家婚介交友服务公司提供给《联合晚报》的数据也显示,越来越多40岁至60岁的男女愿意通过这类服务,让专人代寻另一半。

婚介交友服务公司Gaigai Pte Ltd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公司的50岁和以上的总会员人数为767名,与2015年的97名相比,增加了近七倍。

该公司总裁谭智恒(30岁)也透露,上述会员中,约67%表示不一定要结婚,主要是想找个伴。

红娘公司Lunch Actually创办人林笑岏(38岁)提供的数据也显示,50岁和以上的会员人数从2007年占总会员人数的2.8%,上升至去年占总会员人数的11%。

婚介交友服务公司CompleteMe的40岁和以上女客户和男客户人数,过去五年来也分别增加了4.8倍和3.2倍。

林笑岏受访时说,较年长的现代人重视人生素质,更倾向于通过红娘公司寻找和他们理念相近的有缘人,不希望随便上网认识可能根本不愿定下来的人。

尽管愿意踏出第一步认识新朋友的年长者增加了,但并非所有人都如此坚定勇敢地寻找有缘人。

CompleteMe负责人吴柔臻(38岁)说,不少40岁以上的单身者对是否还能找到另一半存疑。

她会告诉他们:“你只体验过你人生的前40年,都还不知道未来40年会怎么过,怎么可以就这么放弃?”

她强调,这个年龄层的女性其实都经历过感情,绝非“饥不择食”才加入会员,只是一直没遇到对的人。

因此,多半事业有成的她们有感现在应放慢人生步伐,找个伴过人生。

若没要生小孩 还需要结婚吗?

如果没要生小孩,还需要结婚吗?

本地同居现象日益普遍,触爱家庭服务中心资深辅导员陈汉锡透露,10年前上婚前预备班的同居者可能只有1%至2%,但现在一班六七对情侣中,就有约两成婚前已同居。

他说:“很多同居者都是因为想生小孩才走入婚姻,认为一纸婚书还是重要的,能提供法律保障。”

20180730_news_006_Small.jpg
陈汉锡

陈汉锡也说,崇尚个人主义的年轻人对优质生活的重视胜过结婚生子,而有些父母也不一定愿意看顾孙子,对退休生活有自己的想法。综合以上对追逐个人生活理念的渴望,结婚生子已不再是一些现代人的必经之路。

但陈汉锡仍觉得需抗衡一下日渐抬头的个人和享乐主义。他说:“我常告诉那些人,你临终时是想让会计告诉你赚了多少钱,还是希望妻儿伴随身边呢?有个伴的简单人生还是最美的。”

学者陈恩赐分析,有些情侣倾向同居而非正式婚姻,可能是在规划退休生活时没将步入老年要子女照料这一块纳入考量,因此削弱了原被视为必要的成家意愿。

陈恩赐也说:“同居让双方更灵活处理感情,在无法维持关系时,还有足够空间结束感情。但这不是指同居情侣不认真经营感情。”

学者李品正也分析,越来越多女性能自由随心过生活,也接受和男人一样的教育,做同样的工作,进而削弱了他们对男人的依赖.

考虑到包括上述原因在内的众多原因,李品正认为,一些现代人更不倾向也不赶着结婚生子。但他们还是可能希望并享受有个伴在身旁的感觉,因此更多人对长期伴侣关系更向往。

民事伴侣关系 本地未来会否认可?

有些欧洲人选择不结婚,而是受法律认可的民事伴侣关系。学者陈恩赐不排除,随着人们对婚姻的态度和结婚趋势不断改变,全球未来可能有不少人选择走入这类关系,本地法律也可能做出相应调整来应对。

全球目前有11个国家允许异性情侣走进民事伴侣关系。但也有一些国家在允许同性婚姻后,仍让同性情侣选择成为民事伴侣。

民事伴侣关系(civil partnerhip或civil union)最早推行时,是为让同性恋者无法结婚的情况下仍能与伴侣走入法定关系,算是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对法定伴侣关系的一种妥协处理方式。

《经济学人》本月报道,全球目前已有27个国家允许同性婚姻。不少国家也因此逐步废除民事伴侣制度。

然而,原为同性恋者推行的民事伴侣关系近年来也受到不少异性恋者欢迎。

倡导同等民事伴侣关系的英国小组“Equal Civil Partnerships”指出,有些人想避免面对和婚姻有关的社会压力、期许和传统,因此更倾向这类“更新潮的法定结合”。

20180730_news_005_Small.jpg
陈恩赐

英国异性情侣史丹菲尔和凯丹早前就入禀法院,希望法院允许两人走入民事伴侣关系,但上诉最终被驳回。两人认为,婚姻制度存在性别歧视,而且倡导父系主义。

这类伴侣关系也越来越受法国异性恋者欢迎,选择民事伴侣关系的法国异性情侣在2012年至2016年间增加两成,同期选择结婚的情侣则下滑8%。

陈恩赐解释,从异性恋角度来看,除了在法律面前被认定为夫妻,民事伴侣关系和一般婚姻很相似,好处是提供了财务和法律保障。

但他也说,本地社会仍视婚姻为神圣而重要的社会栋梁,若有朝一日认可上述关系,或会造成结婚人数下降。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