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访街坊之新新人】参与社区活动找到“家”的感觉

字体大小:

来自中国福建的吴东钦在1998年成为本地永久居民,并在2001年正式获得新加坡国籍,也让他觉得应该为这个国家做一点事。于是,他开始参加大大小小的社区活动,并在过程中找到了对岛国强烈的归属感。

因为好奇而来到新加坡,又因为爱而留在这里。

与上世纪90年代众多中国留学生一样,吴东钦(47岁,人工智能公司合伙人)抱着对“花园城市”的美好憧憬来到新加坡,却没想到会在这片土地娶妻生子,落地生根。

“那时中国开始对外开放不久,就为了出国读书,看看外面世界来到这里。其实我有一些远房亲戚早在1950年代就来到新加坡,原本我只打算待个两三年再回中国。”

1997年从福建来到新加坡时,吴东钦刚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工程系毕业,年仅21岁。来新后,他一边在南洋理工大学攻读材料科学硕士学位,一边在吉宝讯通当工程师,给成立不久的第一通(M1)架设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基站。

初来乍到,为了加快了解这个社会,开朗健谈的吴东钦积极参加各种聚会,也如命运般地邂逅了未来的妻子周桂华(53岁,食品企业负责人)。

夫妇俩在兀兰家中向记者回忆起这段往事时,竟害羞起来。“细节忘记了,只记得发生在1998年的一场朋友聚会上,马上‘触电’了。之后通过看戏、去东海岸、圣淘沙这些地方玩,熟识彼此。”

但要当“狮城女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仅要克服两人女大男小的年龄差距,还得打消女方家长对中国人的疑虑。吴东钦最终带着本地的亲戚上门求亲,说明情况,才成功抱得美人归。如今夫妇俩育有三女一男,年龄介于13岁至21岁。

周桂华家中有八个兄弟姐妹,加上她的父亲有四兄弟,吴东钦每逢佳节假日都跟着妻子和众多家族亲戚聚会,一来二去之间,找到了“家”的感觉。

Wu Dong Qin
初来乍到,为了加快了解这个社会,开朗健谈的吴东钦(右)积极参加各种聚会,也命运般地邂逅了未来的妻子周桂华。(陈斌勤摄)

最爱咖喱鱼头和榴梿

人生的一半时间在新加坡度过,说话略带福建口音的吴东钦在谈话间不知不觉地融入了“啦”“咯”“叻”等新加坡式的语气词;咖喱鱼头和榴梿则是他喜爱的本地食物。

“得益于我的福建背景,加上妻子的帮助,其实融入本地华人生活对我来说挺容易的,难就难在如何和其他族群的同胞沟通。”

于是,他想到参加社区活动。

最初是邻居邀请吴东钦带着孩子参加居民委员会举办的活动,例如去东海岸烧烤、到林厝港采摘水果。“后来很自然地就变成其中一分子,参与组织活动。整个过程水到渠成。”

吴东钦在1998年成为本地永久居民,并在2001年正式获得新加坡国籍。他至今仍记得那个瞬间:“当我拿到红色的新加坡护照那一刻,感觉真的是不一样,无形当中觉得已经成为这个国家的一分子,因此也要为这个国家做一点事。”

之后,他更积极参与基层事务,与不同背景及年龄层的各族同胞一起组织社区的各种活动,例如华人的农历新年、马来族的开斋节、印度族的庞格尔节(Pongal Festival),以及一般的居民聚会、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讲解会等。

与社区义工一同举办活动的过程中,吴东钦英语水平逐步提高,打破融入本地社会的一大难关,也让他在日常交流中充满自信。

去年为庆祝我国开埠200周年纪念,吴东钦还带领超过20名马西岭—油池集选区居民,排出了一部名为“MY Bridge of Light”的舞台剧,呈现开埠至今四个不同时期的新加坡,展示该区丰富的人文及历史。

对许多新移民来说,有多融入一个地方,就看他对这个地方的归属感有多少。吴东钦说,他在服务各族居民、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时,找到了“对岛国强烈的归属感”。

吴东钦曾担任兀兰林景第5分区居民委员会主席。他就曾和其他基层义工合作,向陆路交通管理局等不同政府部门反映居民诉求,最终共同建成一条连接兀兰地铁站和林景区组屋之间的有盖走道。

吴东钦也是林景国民融合委员会主席,每个月举办分享会,与其他新移民分享他的经历。

“我常和新公民说,既然我们已经选择新加坡作为我们的一个家,那么我们应该为自己、为我们的孩子出一点力,把我们自己这个家,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

工作繁忙仍抽时间当义工

吴东钦大约在半年前和朋友合伙成立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准备把中国等地先进的人工智能设备带来新加坡及东南亚。虽然工作繁忙,但他每个星期都还是抽出至少10个小时的私人时间参与基层义工活动。

妻儿受访时笑说,吴东钦不是在公司,就是在社区。“有事会先找妈妈,不是找爸爸。”

吴东钦的父母和弟弟一家还生活在福建泉州。“我和孩子们讲,我有两个家。区别在于,他们的祖父祖母还在中国,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但是除此之外,新加坡是我发展,也是终老的地方。”

【系列六之五;本文由通讯及新闻部呈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