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艺术村 香港另类文化空间

牛棚艺术村不受商业腐蚀,构成香港另类文化空间。
牛棚艺术村不受商业腐蚀,构成香港另类文化空间。

字体大小:

牛棚艺术村曾是港英政府的牲畜检疫站兼屠宰场,迁徙之后,这里一度被旷废30年。站在这里,似乎能闻到昔时那股牛圈的气息,无法想象,今天却成为香港艺术的殿堂。

香港一直是亚洲著名的创意都市,数码娱乐、电影等文化创意产业享有盛名。在这座快节奏的城市,它的文化创意园区是否也像商业区一样发达热闹?但这座城市的高大、繁华、忙碌垄断了我的印象,我也许该去街头巷尾寻访另一个香港,在那里触摸消费主义笼罩下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

打开20世纪初的香港地图,发现坐落在九龙土瓜湾马头角道63号的是一座牲畜检疫站。一个世纪后,棚屋下不再是牛羊,而是一群土瓜湾的艺术工作者,这个曾经的牲畜检疫站有新名字:牛棚艺术村。曾经一段时间,文化名人在这里开设 “牛棚书院”,定期邀请知名文化人办讲座开课,受邀的人与团体方可入内。

像进入空城

1909_now_5_Medium.jpg
牛棚艺术村流露维多利亚时期农场建筑物风格。

刚下巴士,分不清东南西北,问了当地的居民,他们说往前走几步就看到。果真没走十几米,就看到一栋建筑物,猜想就是牛棚艺术村。这里没有艺术村招牌,不过它有一个很显著的标记——红砖瓦房。

从入口进去,便看到宽阔的中庭,当中建有数堵红砖矮墙,墙下有供牛饮水的水泥槽,在槽底系绑牛只的铁环仍保留至今。

这里邻近海边,昔时港英政府为了屠宰的卫生,将这里作为牲畜检疫站兼屠宰场,迁徙之后,这里一度被旷废30年。站在这里,似乎能闻到昔时那股牛圈的气息,无法想象,今天却成为香港艺术的殿堂。

刚进入古老的红砖瓦房中,感觉像是进入一座空城,除了工作人员,没见到一名旅客。红砖矮墙、砖砌高烟囱、宽阔悬挑的屋檐、拱形门窗,这里处处流露维多利亚时期农场建筑物的风格。郁郁葱葱的植物有些已攀爬到房顶瓦面上,有些不客气地从打开的窗户爬入到房子里。

红砖房的墙外,到处可见的一些安排,都是放弃的物品,看似不经意的摆放,但已感到它的艺术气味。通俗的几件不锈钢餐具,加上一点植物,酿成艺术家们的作品。至于想表达什么,可以在这里慢慢想象,领会艺术家的抽象思维。

20艺术工作者与团体

1909_now_6_Medium.jpg
艺术村约有20个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团体驻场。

逐一走进艺术村内的单位参观,见到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牛棚艺术村约有20个艺术工作者和艺术团体驻场。例如13号的“录映太奇”是由一个艺术组织于1986年成立的,放映实验录像艺术作品,并将香港新媒体作品存档。隔壁14号是“1a空间”,同样专注于当代视觉艺术,范围包括录像以至涂鸦,非常广泛。1a空间亦会不定期举办讲座及演出等活动。位于7号的是“前进进戏剧工作坊”,这个剧团以创意剧场作品作主打。对面的12号也是属于它的,那是个空无一物的空间,可供租借作演出用途。

在牛棚,看到的是一群为艺术而艺术的人,他们不被商业腐蚀,不受游人滋扰,构成香港这座繁华都市里另类的文化空间。这里的建筑全都只有一层,在香港非常罕见。这正是牛棚艺术村的特质,不像其历史建筑,非要商业元素的嵌入才能继续保留。牛棚艺术村不会有个夹着英文缩写的花哨名称,也不会有出售维港风景插画、华而不实的时尚设计店。这里只是一条朴实无华的艺术村 。这样的一个地方,应该有更多人认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