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东如切的精彩碰撞

字体大小:

加东与如切,经常被混为一谈,其实是有所区别的。加东是海滨、度假、别墅、富豪、洋派;如切是市井、日常、店屋、平民、本土。两种风情的交叉相遇,展现精彩纷呈的生活趣味。

如切坤成路(Koon Seng Road)上亮丽的一道彩虹,俨然是新加坡旅游局的最佳宣传画面。

整排的土生华人住宅缤纷亮眼,充满年代感却又漂亮光鲜。西式排屋纳入中式祥瑞雕花,墙面柱身镶有彩色瓷砖,精神奕奕,没有一间有半点残旧。每一户自带围墙大门与庭院,瓷砖与花饰略有不同,但整体风格一致。娘惹糕粿般的亮丽颜色,浓妆淡抹,一见难忘。

这样的一排彩色老宅,让我联想到旧金山的“六姐妹”。六栋维多利亚时代的住宅连成一排,外表一致,不同颜色增添视觉效果,经常出现在许多电影与电视节目上,举世闻名。在还没有人用手机拍照的年代,已经红极一时,被称为“明信片屋”。

我偏心地认为,坤成路的这排屋子,理应享有同等地位,还比旧金山的姐妹更胜一筹。年代也许没有那么久远,但墙面上有更多装饰,细节上更精致,结合中西元素又反映出南洋特色,有更丰富的内涵,周边街区逛起来也更有趣味。

网红打卡热点

网红年代,小景点也可以发挥大作用。不需有太多理由,瞬间吸引眼球的看点,拿出去就是最好的名片。迎合拍照潮流,加东如切区最新艺术之旅Katong Joo Chiat Art Circuit也从视觉角度出发,精选多个地点粉刷一新,画上壁画挂上木牌附带解说文字。

例如,如切路341号的独栋建筑,平时只知道是家具店,侧墙如今远远就看见母亲怀抱着婴孩的大幅壁面,点出历史:早期的新加坡婴儿死亡率偏高,1907年设立如切妇幼诊所,呵护生命,也就是这座建筑的最初任务。

又如东海岸路150号绘制了整个墙面的海龟图,点出“加东”名称来自一种海龟品种。而壁画的这个路口,走进去是造型独特的浮脚单层排屋,颜值不输于坤成路排屋,纳入马来式浮脚楼设计是为了应付潮汐的起落,由此也可知道原本的海岸线就在这里,真的有海龟来到这些房子旁边下蛋。

新项目由本地公司Colorinc主催,获得新加坡旅游局支持。除了制作壁画,也联络了区内店家提供相关促销与活动,结合吃喝玩乐设计成整条的游玩路线,地图可从网上下载(www.theadmin.sg/katong-joochiat-art-circuit)。

可惜路线刚在去年底推出,还没有太多人知道,全球旅客已被迫停下脚步,旅游按下了休止符。

玩乐倒也不急于一时,阻断措施渐渐放宽,探索世界就从身边开始。其实街区的精彩,本来也不是拿着一张地图就可以一次看尽。尤其是经历漫长时间酝酿的老区,也需要以同样的节奏与心情来品味。不经意的转角某一次擦身而过,未必有彩虹般的吸睛,却可能会触碰了内心深处某个角落,找到属于自己的亮点。

从吃风到人间烟火

加东与如切,今天已模糊了界限,经常被混为一谈,其实是有所区别的。

加东原本是东部沿海地区,从丹戎加东的加东公园开始,一直到今天的东海岸路一带,跨越好几公里。如切也属于加东,但一般指的是以如切路为轴心的地段,细长道路连接芽笼士乃与东海岸,也延伸到周边的街巷路段,越靠近东海岸就越加东。

从地图上看,加东是横向的,如切是纵向的,东海岸路与如切路交界的路口就是精华地区。从街道面貌来看,加东与如切也给人截然不同的感觉与印象。

加东在我记忆中从来都是一个“吃风”的地方。上世纪70年代初的加东公园还有海边,可以玩沙嬉水、荡秋千,是童年最期待的玩乐去处。沿着蒙巴登路(Mountbatten Road)游车河,早期是富裕人家建造海边别墅的地段,一座座“吃风楼”气派十足,自成一个世界。

加东海边就是休闲别墅区,最著名的海滨度假酒店是与莱佛士酒店同样业主的海景酒店。60年代拆除后又出现另一家同名酒店,以高楼式建筑饱览海景,也在2003年走进历史。今天的东海岸路一带依然屹立着好几家酒店,已经看不到海景,但是吃喝逛街精彩依旧,保留了休闲玩乐的欢快气氛。

如切则是迥然不同的氛围,给人一种辛勤劳碌的印象。商人在如切这一带买地种植椰林,后来盖房子建立起华人商业市场。殖民政府开辟公路时让出部分地段,从而有了如切路,周边也称为如切区。

细细长长的如切路从中心穿过,夹道是栉比鳞次的战前店屋,罗列着形形色色的传统行业如脚踏车行、纸扎店、薄饼皮、镜框装裱、藤制家具,弥漫浓浓生活气息。横街窄巷间环境复杂,东海岸路上建于1928年的如切警署,就是专门对付罪犯与私会党徒。

加东是海滨、度假、别墅、富豪、洋派;如切是市井、日常、店屋、平民、本土。

两种风情的交叉相遇,形成了整个街区最吸引人的部分。从吃风来到人间烟火,从忙于生计来到休闲娱乐,商场、超市、百货公司、戏院、美食什么都有,展现精彩纷呈的生活趣味。

怀旧历史街区

如切在2011年被列为新加坡首个“文化市镇”(Heritage Town),官方的历史文化标志设在如切路与东海岸路交界处的商场门口。

更有代表性和时代感的地标,是在街道另一头遥相呼应的加东购物中心。1973年开放时是本地第一座全冷气商场,曾经兴旺一时,购物中心里布店林立,东方百货公司商品齐全,特别好逛。今天的商场保留了当年的格局,店面以女佣介绍所居多,冷冷清清,别有一股落寞味道。

同一路段还有知名百货公司郑万源,曾经的四层楼建筑早已消失无踪,原址建成公寓,其中一个门面位于现在的Rumah Bebe土生华人店,外墙不显眼的角落有“TBG”(Tay Buan Guan)的字样,等着有心人来忆旧。

这里曾经也以戏院闻名,独栋的加东奥迪安戏院、乐斯戏院和丽宫戏院三足鼎立,如今都变成商场与办公楼。直到112 Katong出现了商场电影院,才再次重温看电影的感觉。虽然氛围已不尽相同,电影散场后吃一碗加东叻沙,在一般的日子里还是能够做到。

门面显著的328加东叻沙,就在以前的丽宫戏院对面。路过时坐下来吃一碗叻沙,瞬间就沉浸于旧情绵绵。关于加东叻沙有很多说法,每一家都宣称自己是正宗风味,对我来说,品尝的其实是一种情怀。就像同一排的红屋,1925年的嘉东面包厂在本世纪走进历史,换了新业主修葺一新,人事已非,路过时忍不住还是要进去坐坐。

同排店屋当然还有著名的娘惹糕粿、金珠肉粽,多年来这排老店屋换了多少租户,多少美食风味,却一直吸引着食客,美食荟萃的形象不变。就连对面的前如切警署,完成了历史使命,进入本世纪转为餐饮场所,如今的Baba Chews餐馆,名字结合峇峇元素与周如切的姓氏,彰显地方特色。

餐馆其实是加东英迪格酒店的一部分。没有了海景的加东酒店主打社区精神,娘惹式地砖、模拟旧橱柜的前台,墙面上的陶瓷图案,大玩现代娘惹元素,复古又新潮。

多元文化新旧交汇

加东与如切长久以来都是新加坡的土生华人区,其实娘惹风情并不像马六甲或槟城那么浓郁或传统。更准确来说,加东如切是新加坡最多元文化的地区。全岛各地都能看到华巫印三族特色,唯独这一带同时也有显著的土生华人与欧亚人特色。

加东奥迪安后面的圣帕加维那雅加印度庙(Sri Senpaga Vinayagar Temple)历史可追溯到1875年,由住在附近的锡兰淡米尔人所建。街道名称锡兰路、锡兰巷反映出这一带的印族特色,而奥南路Onan Road则是为纪念爪哇商人Onan bin Rajidin而命名的。

相隔不远的圣希达教堂,1934年创立时是一栋双层别墅,为附近的土生华人与欧亚人服务。往前朝德明路的方向走去,还有一家加东福音堂,也有80多年历史。欧亚人协会就在对面,会所顶楼设有文化展厅,介绍本地欧亚人社群与传统文化习俗,底层的Quentin's是本地少见的欧亚餐馆。

回到如切路上又是传统华人生活区,越靠近芽笼士乃马来风情越是浓郁。最显眼的是老字号薄饼店对面的哈里德回教堂(Masjid Khalid),1917年建立,至今保留原本的建筑风格,朴实亲切。周边都是华人商店,体现多元种族和谐共处的特色。

正是这样的兼容并蓄、碰撞交融,形成了加东如切的独特风情。加上岁月的沉淀,新旧交汇,让整个街区更具魅力。

逛街趣味不只在热点名所,寻常街巷与住家也隐藏着许多细节,处处精彩。坤成路寻访彩色排屋时,路口左右两座老店屋堂皇古雅,墙面的精致雕花肯定不会错过。彩虹排屋旁边转入后巷,窄窄的巷子里成排的灰白旧屋风格独特,保留了古早门面,低调纳入现代公寓,曾获颁市区重建局旧建筑修复工程奖。

街区里很多这类得奖建筑,最佳例子是得奖无数的如切坊125号“幸运书店”,原本是售卖书刊文具的老店,改建成住家时正面还原了原始面貌,五脚基的柱子上还残留着原本的店名。

有些是复旧如旧,有些是新旧并存;有些旧瓶换了新酒,有些在新建筑纳入老式情怀。新时代住户在老住宅里展露个性,街区里乱走一圈,看到排屋墙面画上浮世绘的海浪;篱笆铁花有一对红双喜;守护门边的狮子包着口罩;旧式木门边的兵马俑戴着酷炫墨镜……

房子里都住着什么人,街巷间发生过什么事?别人家门前不好意思驻足太久,快步而过心神却恋恋不舍,各式各样的故事与想象,点滴萦绕心头。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