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情

共青团改革难改自身形象?

共青团组织覆盖了中国公办教育体系中的中学生群体,但中学生团员泛滥的现象造成了“团学不分、团员先进性不足”等问题。(互联网)
共青团组织覆盖了中国公办教育体系中的中学生群体,但中学生团员泛滥的现象造成了“团学不分、团员先进性不足”等问题。(互联网)

字体大小:

如果仅靠降低团学比率,设立中学专职团委书记,加强行政组织领导等外在措施,而不从源头上找出共青团缺乏感召力的症结,那么这次共青团改革不仅难以改善共青团自身形象,恐怕还会产生一些新的“青年官僚”,背离改革的初衷。

外界关注的中国共青团改革又出新招。共青团中央和教育部近日发布《中学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探索成立教育团工委等组织机构,在三至五年内实现中学团委书记岗位专设,控制中学生团员比例。

这是今年6月官方发布《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后,第一个共青团改革的子方案。如果说团中央改革方案是要“改头换面”,中学共青团改革方案则要让共青团重新“落地生根”,让共青团领导机关与基层组织实现两头对接,共生活力,改变团中央等团领导机关“高位截瘫”和基层团组织形同虚设的现状。

按照官方的定位,共青团是中共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共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中共的助手和后备军。

但多年以来,共青团高层经常被冠以“团系”或“团派”,成了某种政治派系的代名词。这说明,共青团的定位和职能已经模糊不清,它的各级领导机关、尤其是高层机关被更多的当作具有年龄优势的从政者谋取职务晋升的平台。

面临团员泛滥尴尬

共青团基层组织也面临团员泛滥的尴尬。按照规定,年龄在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中国青年,可以申请加入共青团,然后由团组织根据团章的标准来甄选。

这些标准包括,思想进步,拥护执行中共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共产主义品德,遵守国家的各项政策、法令及团的纪律;能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周围的青年一道进步。

这些标准可不算低。单是具有良好的共产主义品德,恐怕就不是普通青少年轻易能做到的。但据团中央组织部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中国共青团员数量高达8746万1000名,基层团组织387万3000个。

在8746多万名团员中,中学生团员占全国团员比率超过40%。团中央学校部负责人透露,有些初中学校毕业班的团员比率超过80%,有些高中毕业班超过90%,很多班级甚至“全员入团”。这么多团员中有多少人达到了入团标准,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团中央官员指出,中学生团员泛滥的现象造成了“团学不分、团员先进性不足”等问题。也就是说,在很多中学,大伙儿都成了团员,需要团员去带动“一道进步”的落后青年反而没剩下几个。结果,许多中学生团员不仅没有官方希望的“先进性”,甚至压根儿不把团员身份当回事。

官方这次改革中学共青团的措施包括,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将初中、高中阶段毕业班团学比率分别控制在30%、60%以内;团中央、省级团委负责中学共青团工作以及市县级团委的专职团干部每年不少于15个工作日到中学“驻校蹲班”,并经常性直接联系不少于100名青年教师和学生;在三至五年内实现团委书记岗位专设,按学校中层正职干部配备和管理;各学校明确由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共青团工作。

控制中学生团学比率,意味着今后中学生要入团将不那么容易。但上述改革能否奏效,既要看各级共青团组织能否改掉自身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习气,深入基层和青年人打成一片,还要看共青团能否大胆创新,与时俱进,拿出真正吸引当下青年的口号和措施,让青年人先感受到共青团的“先进性”。

否则,仅靠降低团学比率,设立中学专职团委书记,加强行政组织领导等外在措施,而不从源头上找出共青团缺乏感召力的症结,不仅难以改善共青团自身形象,恐怕还会产生一些新的“青年官僚”,背离共青团改革的初衷。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