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情

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 2050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浙江省长兴县22公里的“龙山绿道”,是当地有名的旅游骑行绿道,两边都是茶山、竹林、梅园。乡村旅游业将为中国的下一阶段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华社)
浙江省长兴县22公里的“龙山绿道”,是当地有名的旅游骑行绿道,两边都是茶山、竹林、梅园。乡村旅游业将为中国的下一阶段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华社)

字体大小: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前天在北京闭幕,会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要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分三阶段到2050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全面振兴。

受访学者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快速城镇化发展,却导致巨大的城乡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并造成严重大城市病。政府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想借鉴欧美日“美丽乡村”的经验,把广大乡村地区建设起来后,吸引部分城镇人口往乡村转移,缓解城市的压力。

一年一度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8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如期实现中共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最大的潜力和后劲,都在农村。

今年的会议因此重点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具体部署。中共是在今年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会议要求,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会议也说,要重塑城乡关系,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农民增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农村振兴,鼓励社会各界人士投身乡村建设。

土地政策方面,会议则表示,要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学者:可减轻城市负荷

会议也勾画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图: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解释,一个国家除了需要繁华的城市,也需要美丽的乡村。他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却造成城乡之间收入和公共服务差距扩大,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寻找更好的生活。

他说:“中国的城市现在面临房价高企、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严重的大城市病。相比之下,大量农村土地因农民进城而被闲置着,这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郑风田指出,欧美国家妥善利用了乡村资源,建造美丽乡村小镇,吸引部分城市人到农村生活。

他说:“很多欧洲老年人都喜欢到农村小镇去养老,城乡之间有双向人流,缓解了城市的负荷压力。中国也应该朝这个目标去做。”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则说,随着乡村的医疗卫生和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及实施逐步建立起来,也将有助当地脱贫攻坚,共奔小康。

他也说:“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起来后,乡村振兴也可以为中国的下一阶段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共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勾画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图: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记者是《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