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导演贾樟柯: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交流

著名导演贾樟柯今年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认为反映社会阴暗面的写实电影与《战狼》等主旋律电影,反映的都是中国。(游润恬摄)
著名导演贾樟柯今年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认为反映社会阴暗面的写实电影与《战狼》等主旋律电影,反映的都是中国。(游润恬摄)

字体大小:

在国际上获奖累累的中国导演贾樟柯认为,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交流,文化自信必须在开放中建立,通过限制外国文化产物流入和选择性弘扬本国正能量的方式来建立文化自信,这不是他所理解的文化自信。

在中国国内有“禁片导演”称号的贾樟柯今年首次成为全国人大代表,他在接受《联合早报》专访时说:“文化自信是开着门坚定,不是关着门坚定。”

今年除夕夜,央视春晚呈现的非洲小品遭到国际舆论恶评,认为该小品对非洲历史文化欠缺敏感,甚至有种族主义之嫌。贾樟柯指出,小品风波恰恰说明了文化交流的必要性,中国需与外界更密切交往,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很多时候我们是在想象对方。”

在古镇平遥办国际电影展

47岁的贾樟柯是山西人,他长期在北京工作,所说的普通话几乎没有乡音,一身纯黑西装更散发经典兼时尚感。然而,他并没忘记自己曾经是汾阳农村的孩子,近年回到山西,尝试用开放的方式提振地方的文化自信。

他在千年古镇平遥办国际电影展,把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居民触手可得的国际文化资源,带到只有53万人口的县城。

努力成果令他满意,平遥的交通、电力、访客住宿等各方的综合能力基本达到了主办电影展的要求,也提振了地方对成为承办文化事业的信心。在组织培训工作人员的过程中,他把现代化管理带到了地方,开拓了当地年轻志愿者的视野。

贾樟柯还在汾阳的乡村建起艺术中心和电影院。让优质的文化资源流动到基层,则是他作为人大代表在本次两会上提出的课题。“中国发展到了新的时期,人们即使在乡村、城镇,也有分享国际文化资源的强烈诉求。”

贾樟柯被誉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早期的作品以描写社会小人物的写实电影为主,如《小武》《任逍遥》,这两部电影当年都被中国官方禁映。

受访时,贾樟柯不愿意作品被定性为社会评论型电影。当记者提问电影能怎样发挥社会评论的功能时,他回答称,导演拍的如果是当代的故事,难免和当代社会发生关系,但“电影首先必须按艺术规律、创作规律来办事,其次才是社会反响、影响,不应该反过来”。

那么,反映社会阴暗面的写实类电影,以及《战狼》、《红海行动》等提振人心、充满正能量的主旋律电影,哪一类更能反映真实的中国,哪一类是中国更需要的电影?

贾樟柯毫不迟疑地说:“都需要,反映的都是中国。”

他解释,中国是复杂的社会体,有非常多不同的层面,不同导演从各自关注的角度创作出的不同类型的作品,才能拼凑中国的全貌。

作为广受国际电影节推崇的导演,有些海外评论人表示喜欢贾樟柯的电影,因为能够从这些电影认识中国,对此他是抗拒的。

他认为,没有必要过分强调作品背后所负载的国家。“一部好的电影反映的首先是人,不是国家。是人的处境、困难、希望,人的问题。”

不过,他一系列着力刻画人生困境与希望的电影,却多次通不过审查。他在2013年完成的《天注定》取材自四起引发中国社会关注的暴力事件,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奖,却始终无法在中国上映。

被问到中国导演可以如何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运作?他的回答是:“准确说是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运作。中国去年颁布中国电影产业促进法,跟其他法律一样,电影法也需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调整。”

电影业目前的问题 是欠缺电影教育

详读电影法是他为首次参加两会所做的准备之一。他也与从事电影创作、教育等方面的人士沟通,并收集山西民众的心声,要利用两会的平台反映这两个群体的诉求。

贾樟柯认为,中国电影业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欠缺电影教育,中国过去每年只拍两三百部电影,现在一年拍900多部,所以急需人才,如何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让艺术电影有更多空间,这是业界关注的问题。

他也坦言,在接受人大代表角色时做了心态上的调整。他说:“从事电影创作,对世界、人的看法是主观的。但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和意见时,则需要有宏观的视角和客观分析的能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惠民措施让他特别有感触。他注意到,报告提到要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电梯。“报告既有宏观,又有细节,这体现出政府的工作重心是以人民的感受为出发点。看完报告,我认为我们会迎来有活力的时代。”

对于这个时代的评价,他认为,这几年全社会都朝尊重个体权利、感受的方向努力。“这跟我过去的创作一脉相承。”

(记者是《联合早报》北京特派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