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胡同改造不是加加减减

订户
赠阅文章
订户专享 赠阅文章

早报新添“赠阅文章”功能!凡早报VIP会员,每月可赠阅 5 篇订户专享文章。

了解更多

字体大小:


北京胡同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除少数为迎合旅游需要被商业改造外,大多数被推土机夷为平地,剩下的胡同也因基础设施老旧,成为偏低收入者、流动人口以及年老者聚居的背街小巷。2017年,北京城市新规划出台,老城不再大拆大建,胡同保护迎来了转机。在新一轮的胡同保护与更新改造中,原住民不再被强迁,文创产业被循序渐进地引进,‘一街一策’为老街注入活力等改造思路获得肯定,但在重现历史风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主旨目标下,胡同居民在轻忽中沦为文化旅游地的陪衬,普通人的日常被悄悄抹去。失去了老北京平民气韵的胡同,缺少了灵魂,只是外观光鲜亮丽的空壳建筑群。


扈成明(60岁)是杨梅竹斜街尽头樱桃胡同的原住民。自20岁起,他就开始跟父亲学做毛笔。2014年从毛笔厂退休后,因放不下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制笔手艺,他与老伴张月华把自住的平房拾掇出来,开了家毛笔店。这间20平米的蜗居就成了两人烧饭、用餐、会客还兼工作室的“多功能厅”。


虽然室内的全部家具和摆设,在外人刚一推开门时就能一览无遗,老两口并不觉得这样敞开待客有什么不妥。有了小店的营生,他们不再在意居所的狭小局促,只是每每听到来访者感慨时,才会稍稍感到有些尴尬,不过,这短暂的尴尬随着越来越多游客、顾客的光顾很快就消散了。张月华淡然地说:“就是一名老工匠,能有什么奢望,如果能给老扈一间工作室就好了。”

订阅登录,以继续阅读全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