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病疫情2019年底在中国武汉集中暴发,一时骤增的病患不仅暴露出公共卫生系统的短板,来势汹汹的疫情也引爆智能机器人、AI辅助诊疗系统,以及远程、互联网医疗等在抗疫防疫中的技术应用。疫情过后,过去三个月来中国医疗科技加速推进的势头是否会戛然而止?受访业者认为,疫情大幅加速市场对智能医疗的需求,未来中国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辅助介入下得以缓解。受访学者则表示,医疗数字化进程会不会昙花一现,取决于“往线上转的最终效果如何”,AI和大数据在疫情中的作用不宜过分夸大,化解中国公共卫生系统危机的关键,还在于用技术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新疆喀什市的帕金森患者刘女士(68岁)去年12月中旬在北京清华玉泉医院接受脑起搏手术。按照常规,术后三个月要回医院复诊,调整起搏器参数和用药剂量,以达最好治疗效果。
不料,2019年底冠病疫情暴发蔓延,中国各地加强防疫,社区隔离,交通管制,民众正常的就医也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