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10月很不平静 国际社会掀起示威浪潮

全球多个地区近期爆发示威浪潮,包括黎巴嫩、智利和伊拉克。(法新社、路透社)
全球多个地区近期爆发示威浪潮,包括黎巴嫩、智利和伊拉克。(法新社、路透社)

字体大小:

2019年10月,国际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好几个国家和地区接连发生了大规模的示威抗议活动。虽然各地爆发示威活动的导火线各不相同,但是示威者所控诉的社会弊态却有相似的地方,包括政府贪污腐败、社会经济不平等。他们要求政治自由,缩小贫富差距,也希望社会能更加平等。

引起较多关注的是发生在黎巴嫩、智利和伊拉克的示威活动,zaobao.sg带你了解这三个地方为何爆发示威浪潮,各地政府又如何应对。

全球各地示威浪潮不断掀起,有的国家进行的是和平示威,有的国家的示威演变为暴力活动。(路透社)

①黎巴嫩

导火线

10月17日,政府计划开征所谓的“WhatsApp税”,拟向WhatsApp使用者征收每日0.2美元(约0.27新元)税金,引发民众不满,走上街头示威。

示威群体

社会跨阶层人士。截至10月20日,黎巴嫩约20%人口,即130万人参与了示威活动,是黎巴嫩14年来最严重的示威活动。

为抗议政府的征税计划,黎巴嫩的民众涌上街头,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活动。(法新社)

示威诉求

这场示威的引爆点是关于开征“Whatsapp税”,虽然政府很快就收回这项征税计划,但示威浪潮没有平息,矛头现已转向了政府浪费公款和严重贪污腐败问题。

10月27日,数以万计的示威者手肘勾着手肘,从国家的南部到北部形成了长长的人链,象征着人民团结一致的精神。示威者要求执政者下台、实施非宗派的国会选举法和归还之前被掠夺的公共资金。黎巴嫩是全球公共债务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就业水平也很低,无法提供如电力、清洁饮用水等基本公共服务。

数以万计的示威者从国家的南部到北部形成了长长的人链。(法新社)

政府如何回应

为了平息示威,黎巴嫩总理哈里里提出了一项新的经济计划,其中包括几项改革,例如让总统、部长、议员等高级官员的薪水减半、要求各家银行调拨33亿美元(约45亿新元),让明年预算案达到“零赤字”目标。此外,政府也会拨出数百万元给生活贫困的家庭提供援助。不过,黎巴嫩民众对计划仍然感到不满意,继续走上街头示威。

②智利

导火线

政府10月6日起上调地铁车资,尖峰时段车资由原本的800智利比索(约1.54新元)上涨至830比索(约1.59新元),结果引发群众示威。

有报道指出,智利低收入家庭平均将13%至28%的家庭预算花在交通费用上,所以这近4%的车资上涨对他们而言,是不小的一笔开销。政府将上调地铁车资的原因归咎于能源成本的提升和疲软的货币。但是,地铁车资其实在2019年1月已上涨一轮,涨价的理由皆为货币贬值、燃料价格上涨和地铁维修所需。

车资在短短九个月内调高两次,令许多民众大感吃不消。

智利民众抗议政府上调地铁车资。(法新社)

示威群体

这场示威活动是由首都圣地亚哥的青年与学生所发起,不过示威规模不断壮大,蔓延到各大城市,演变成各年龄层的民众都参与了这场示威。他们到地铁站内制造破坏,放火烧毁房屋和公共设施等。10月25日,超过100万人走上圣地亚哥街头,这是智利历来最大规模的示威。

截至10月28日,已有至少20人在示威活动中丧命。

示威诉求

这群青年与学生走上街头示威原本只是要逼迫政府撤销地铁车资上调的决定。不过,示威很快就演变成为对社会贫富悬殊、公共设施的缺乏、高昂教育与医疗费用及政府压迫等方面的抗议。示威者对社会的不公平深感不满,要求经济改革和总统皮涅拉下台。

示威者要求经济改革和总统皮涅拉下台。(法新社)

政府如何回应

总统皮涅拉于10月19日凌晨宣布圣地亚哥进入紧急状态,并于10月27日解除紧急状态。为了平息这场示威,皮涅拉向民众道歉,并宣布了一系列安抚人心的措施,如提高退休金和最低薪资。

③伊拉克

导火线

伊拉克军方2017年11月攻下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在伊拉克的最后一处据点后,虽然伊拉克的治安有所改善,但是基础设施依然落后,失业率也居高不下。2019年夏季的几个月,伊拉克更面对缺水缺电的问题。

生活上困难重重,有不满的老百姓开始通过社交媒体召集示威群众,10月1日,伊拉克全国各地爆发大规模反政府示威,抗议政府贪污腐败、没有履行改革承诺等。

示威群体

主要是由无业的年轻人发起。

伊拉克失业率居高不下,导致伊拉克人难以生存,所以决定示威,抗议政府的腐败。(路透社)

示威诉求

民众呼吁终结一个令他们失望的政治体制。除了政府腐败、失业率居高不下之外,示威者也对执政政府以宗派或者种族份额,而非管治能力为基础来任命职务感到不满。示威者认为,这让政府领导层可以滥用公共资金谋求私利,做一些对自己和自己所属群体有利的事情,但是大部分市民却得不到好处。这进而也造成了贫富悬殊的社会问题。

伊拉克是全世界最大的产油国之一,而石油是该国最大的经济支柱。石油产业可以带来巨大财富,但近四分之一的伊拉克人民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所以,示威者的诉求是要反腐败,希望消除舞弊以及解决贫困等民生问题,同时也要求总理迈赫迪下台。

由于伊拉克年轻人的失业率非常高,所以到街上示威的主要是由伊拉克年轻人。(法新社)

政府如何回应

政府和警方为了控制示威活动而采取了强硬手段,导致示威最终演变成警民冲突和血腥暴力事故。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甚至派出狙击手埋伏和射杀示威者。不少示威者是因为被安全部队的子弹射中而丧命的。截至10月28日,伊拉克的反政府示威活动已造成至少231人丧命。

伊拉克总理迈赫迪也承诺,会重组内阁,并作出一系列改革,以满足示威者的诉求。

说到示威,不得不提今年以来,示威情况最为严重的香港。香港反修例示威已进入第四个月,但仍没有平息的迹象。香港青年为什么会示威?他们又有什么诉求?

④香港

导火线

2018年初,香港青年陈同佳涉嫌在台北杀害女友后弃尸返港,但因未有移交逃犯协议而未能引渡他到台湾受审。香港保安局之后提出修订《逃犯条例》草案,容许在特首和法庭的同意下,与中国大陆、台湾等以个案形式单次引渡,却引起泛民反对,担心有政治犯被押至大陆。示威活动于2019年6月初开始爆发。

这场示威活动后来演变为严重的警民冲突事件。(彭博社)

示威群体

示威群体以学生和青年为主,但随着示威规模逐渐扩大,社会各阶层人士也参与了示威活动。

示威诉求

这场示威一开始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但后来却演变为针对香港正式制度和警察执法方式的游行。在反修例风波中,示威者有五大诉求,其中包括撤回修例、释放被拘捕的示威者并承诺不会起诉他们、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调查警民冲突、撤回暴动定性以及落实“双真普选”。

示威者向政府提出了五大诉求。(彭博社)

政府如何回应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曾在6月15日宣布政府将“暂缓修例”,7月9日更是直言该草案已“寿终正寝”,但始终不愿正视宣布“撤回”。直到9月4日,林郑月娥才宣布将在立法会在10月复会后动议撤回条例修订草案,但不被示威者接受,认为“为时已晚”。香港立法会于10月23日召开大会,正式宣布撤回修例。

林郑月娥也在9月中宣布将以三种形式同步与社会展开对话,第一种形式是邀请港人自由报名参与,每场有100至200个名额。对话会的第二种形式是随机抽取不同年龄、背景、阶层的人士参与;第三种形式则是与不同界别人士深度对话,每场约20人参加。

另一方面,香港警方至今已逮捕超过2000人,并采取了一些更强硬的措施来控制示威活动,例如发射催泪弹和出动水炮车等。

联合国秘书长:各国领袖应切实聆听百姓真正的关切

对于全球各地近期掀起的示威浪潮,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这显示“百姓感到不公,希望政治领导人能够聆听他们的心声”,各国领袖应正视与百姓之间“不断增加的信任赤字”。

古特雷斯表示,尽管在各地引发抗议的具体原因各不相同,但都反映出公民与政治阶层之间所缔结的“社会契约正在受到越发严重的威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政府必须聆听百姓所关心的问题。(法新社)

他说:“无论在社会、经济还是财务体系中,百姓都希望能够获得公平的环境。”

他认为,百姓也希望自己的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希望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上能够参与决策。

古特雷斯也强调,无论什么情况,那都不能成为使用暴力的借口。最重要的是,各国领导人必须切实聆听百姓真正的关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