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本地非物遗文化库 文物局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

字体大小:

国家文物局不久将展开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通过实地考察、访问及记录等方式,全面保存、了解和记录新加坡现存的非物质文明,特别是那些有助于构建身份认同的文化。调查估计将涵盖至少150名从事各种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者。

国家文物局将展开一项全国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更全面地保存、了解和记录新加坡现存的非物质文明,特别是那些对构建身份认同有帮助的重点文化遗产。文物局从这项文化工程所取得的信息与资料,最终将用来设立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库。

文物局去年曾对我国的文化遗产展开全国性调查,以更全面认识全岛各处的历史遗迹和它们的文化历史价值。当局今天起正式对外招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urvey),则让大家更清楚知道新加坡究竟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不同社群和新加坡社会有着什么样的价值与意义。

调查预计2018年完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估计要花16个月来完成。招标工作完成后,调查工作应可从今年9月展开,具体内容将包括实地考察、访问与记录等。调查预计可在2018年初完成。

国家文物局去年成立的文化遗产咨询小组(Heritage Advisory Panel),将在调查方法和执行策略等方面给予文物局咨询与指导。由国大文学暨社会科学院院长杨淑爱教授领导的咨询小组,成员包括非政府机构代表和各领域专家。

国家文物局局长陈慧说:“调查新加坡的文化遗产,并不单只是在研究我们的过去,它还能加强我们对自己的认知,从而帮助我们塑造未来和开展各种抱负。我们必须不断丰富新加坡历史的知识库,不断增添新认知。”

她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将能补充国家文物局多年来的各种研究调查之不足,填补文化遗产库的漏洞与空白,最终让我们更全面完整的认识新加坡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咨询小组主席杨淑爱教授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身份认同和归属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我们与自己的过去,自己的文化根源连在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代相传的活文化,传承者和社群在传承相关知识方面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杨教授说:“国家文物局必须和文化传承者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把新加坡各种非物质文化的精髓与元素记录下来,与未来一代的国人分享。”

为了方便调查工作,国家文物局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成口传历史与表述、传统表演艺术、习俗、礼仪与节庆、对大自然和宇宙的认知和民间传统手艺等五大类。初步估计,调查将涵盖至少150名从事各种非物质文化的传承者。

上网分享对20栋老建筑回忆

国家文物局去年对我国的文化遗产展开全国性调查时,除了研究72座国家古迹和7000多栋受保留的建筑物外,也考究了一些建于1980年或之前,具有一定历史与文化价值的本地建筑物。

文物局将从今天起,在文物局的Roots.sg网站上,罗列其中20栋被列在调查范围内的建筑,并希望公众能分享关于这些建筑的故事、记忆、照片,甚至录像等,以丰富调查内容。

文物局说,这20栋建筑涵盖了各个领域,当中有教育机构如新加坡理工学院,有基础设施如巴耶利峇空军基地,有商业大楼、艺术文化场所、宗教组织,也有民间团体如金门会馆等。

哪些是非物遗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盖面很广,从印度教徒谢神还愿时的蹈火仪式,到不同华人籍贯的婚嫁礼饼制作,都是本地至今还在代代相传的非物质传统文化。

桥南路马里安曼兴都庙(Sri Mariamman)一年一度的蹈火节,有越办越旺的势态。蹈火节组织秘书拉杰(P. P. Raj,51岁)告诉《联合早报》,他34年前第一次参加蹈火仪式,当时参与的信徒在1500人至1800人之间,现在却增加至4500人。

蹈火节的最大特点,是信徒赤脚踩过四公尺多长的火炭堆,以此表明他们对蒂劳柏地女神(Draupadi)的虔诚与崇敬之心。

拉杰17岁时为了谢神还愿而首次参加蹈火仪式,如今已从参与者变成主办人员,在蹈火节前好几个月就要开始筹划工作。这些年来,他看到参与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当中包括很多年轻人。他也发现参与仪式的华人不少,人数介于30至50人。

43岁的林广进则在传承家族制作婚嫁礼饼的传统手工艺。这名锦泰西果饼家第二代接班人是从父亲林木财那里,学会制作各种礼饼的诀窍。

林广进祖籍潮州普宁,父亲林木财1964年创立锦泰时,最早制作潮州人的婚嫁礼饼,包括五色糖(又称普宁糖)、豆沙饼、老妈糕、明糖和豆闰等。但是在新加坡这个多元环境里,林木财很快便掌握其他籍贯的婚嫁礼饼,包括福建人的豆糖、软糖、米方、五香糕、贡糖、豆沙饼,也学会制作广东人的龙凤饼、海南人的尖堆等。

2003年接手经营锦泰的林广进,希望能把这种传统行业做大,以此传承和保留传统婚嫁礼饼中那份浓浓的人情味。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