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候鸟作科研用途 捕鸟达人十面埋伏 中杓鹬“不落圈套”

字体大小:

尽管这期间有不少鸟类步入来自中国的金伟国设下的圈套,但为了这次科研用途,他只专注于捕捉较聪明的中杓鹬。截至昨天,他只成功在上周五捕捉到一只。

过去十天,来自中国的捕鸟“达人” 金伟国在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耐心埋伏,等待捕捉本地常见的候鸟中杓鹬。

尽管这期间有不少鸟类步入金伟国设下的圈套,但为了这次国家公园局科研用途,他只专注于捕捉较聪明的中杓鹬(Whimbrel)。截至昨天,他只成功在上周五捕捉到一只。

由于中杓鹬的体型较大,科研人员可在鸟背上装置微型追踪器,以收集鸟儿的飞行时间、地区等信息作研究用途。

国家公园局自然保护处高级自然保护科员李作为观察到,中杓鹬对周遭环境较敏感,一旦察觉环境产生变化,就会相应改变飞行习惯,甚至刻意避开陷阱。

李作为说:“通过这些年的经验,我们掌握了有些鸟的种类比较容易抓,另一些鸟类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比如说中杓鹬,它是比较难抓的鸟,所以我们抓到的数量不是很多。”

公园局自上个月27日,首次与上海市崇明东滩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展开一次性的交流计划,邀请金伟国和其助手来新十天,分享他们丰富的捕鸟经验和技巧。

过去几天,金伟国等人几乎每天清晨6时就于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展开捕鸟工作。记者昨天前往观察,只见金伟国先把网铺在泥上,用一根绳子衔接着,再拉着绳子躲在几十米以外,看到哪个品种的鸟儿飞来就吹起同个品种的鸟哨,吸引鸟儿走入圈套。

此外,金伟国也在岸边插上几个假鸟模型,试图吸引鸟儿降落在陆地上。尽管他模仿中杓鹬的叫声十分逼真,但昨天没有鸟儿上当。

李作为说:“我们怀疑这里的中杓鹬对彼此的声音比较熟悉,所以当它们听到不熟悉的叫声时,不会被这个声音吸引。或者说是它们第一次低空观察后,觉得假鸟模型有点奇怪,第二次观察后更觉得不对劲,所以选择不降落。”

然而,李作为透露金伟国的方法实际上对其他鸟类相当奏效。“每天有很多红脚鹬、青脚鹬等鸟类走进圈套,但我为了不让他错过捕捉中杓鹬的机会而没让他收网。”

双溪布洛湿地保护区每年迎来超过2000只候鸟短暂栖息,是候鸟南下迁徙旅途中的重要一站。由于那里的生态丰富多元,每年迎来如中杓鹬等超过100种候鸟栖息。它们摄取充分食物和休息后,再飞往下一个目的地。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