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笨功夫寻找 热情和做下去的意义 “文创,下一站”讲座

字体大小:

新加坡有没有建立文创产业的环境和条件?新加坡设计师和创客如何走出新加坡,立足世界舞台?本地设计师和创客分别用美感传承文化传统,用巧手思考生活功能,共同用热情和傻劲突破环境局限,拉阔文创舞台。

文化创意(文创)的兴旺发达需要有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的设计人才,同时拥有一双巧手的工匠技师也不可或缺。创意工作公司One Maker Group领航队长胡罗彬说,新加坡越来越多创客(makers),但要发展文创产业,首先本地人要能够接受失败,学习在失败的过程中不断地成长,用笨功夫找到热情和做下去的意义。

新加坡家具和家居设计品牌新赏Scene Shang创办人黄丽珍和林芳纬则认为,虽然本地缺乏文创产业链,大部分生产线须要移师外国,如马来西亚、中国,但新加坡东西文化交汇的多元环境,形成设计师畅游东西文化的条件,有能力设计出代表本地特色又能让国际社会产生共鸣的作品。

上周六(24日),三位文创业者出席在国家设计中心(National Design Centre)举行的“文创,下一站”讲座。主讲者和主持人《联合早报》高级执行级记者林方伟,针对我国发展文创产业面对的挑战侃侃而谈。与本地设计师合作赋予金属零件时尚新生命的合益机器厂第二代工匠余振康师傅,也在观众席上分享匠人心声。

这项讲座为配合首届文创大赛而举办。比赛由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与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联办。主办单位希望借此讲座,给予有志投身文创产业的新人刺激与启发。

新加坡是独特的

现场观众扣紧讲座题目,请教主讲者,新加坡文创业者怎么让品牌和产品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

黄丽珍说,无论放眼欧洲或亚洲,新加坡都是独特的,本地人生活在东西文化混合的环境,容易接触最新科技,多数人能够用两种语言——英语和华语沟通。这是本地设计师进军国际市场的优势。

林芳纬说:“我们的设计不只是本地人觉得亲切,有外国游客到我们的旗舰店参观,看到我们的作品,也表示感到怀念。因为所使用的材料(木质、藤制)在他们的国家也十分普遍。这正好说明我们的文化特色能打通国际市场。”

设计师和创客不约而同地指出,在地生产的重要意义。即使只是生产作品的其中一小部分配件,能够做到本地设计、本地生产,意义深远。

胡罗彬有感而发,他认为新加坡文创很多时候停留在食物和怀旧情怀,主要是许多人把文创当作表面事物看待,没有追寻这些表象背后更深层的文化意涵。“我们应该思考,新加坡房子的构造为什么是这么设计和建造的。”

胡罗彬学的是室内设计,热衷于木工手艺,进而沉浸在各种材质的创造。他在讲座上分享现代物联网带来的各种便利,采购工具变得较便利,众筹募集创业资金不愁平台;各种先进技术,如3D打印机、数码雕刻器等,使样本制造更加得心应手。他在国家设计中心开设创客空间,也为美国跨国科技企业谷歌主办创客工坊。

文创大赛向本地创意人才招手

首届文创大赛分平面设计及生活产品两个项目,竞赛主题是“我们的多元文化(Celebrating Diversity)”。生活产品包括小型的家居摆设、文具,或者是人们生活中用到的手机吊饰、乘车证吊带等。

参赛作品将由本地设计界、学术界、媒体界等知名人士组成的评审团点评。优胜者可赢取丰厚奖金。两组的金奖得主将分别获得5000元;最多作品参赛的学校,可获得1000元。入围大决赛作品也将分别在今年5月底书展及新加坡知识产权局(IPOS)展出。

有兴趣进军本地文创工业,赶快报名参加比赛。为了让更多人发表作品,主办单位将报名截止日期延至4月25日。

详情可上网:http://project.zaobao.com/creativeawards/2018/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