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新英国人赠文物局 千张幻灯片记录半世纪前社会风貌

彩色照片让人透视上世纪50年代新加坡河畔的建筑和街景。(拉尔夫查尔斯·桑德斯收藏提供)
彩色照片让人透视上世纪50年代新加坡河畔的建筑和街景。(拉尔夫查尔斯·桑德斯收藏提供)

字体大小:

拉尔夫·查尔斯·桑德斯一家1956年至1959年住在新加坡,他用当时尚未普及的幻灯片,拍下虎豹别墅、乌敏岛、好莱坞戏院、华族葬礼和马来族婚礼等新马地区的独特风貌,留下一批稀有的彩色影像。

在彩色照片仍未普及的1950年代,有居住在新加坡的英国家庭用幻灯片拍下千多张彩色影像,捕捉了本地当年的生活面貌,包括1959年的“自治博览会”和华人葬礼。如今,这家人把1425张幻灯片全数捐赠给国家文物局,为本地增添一批珍贵的罕见文物,让国人可以透视本地独立前的多彩生活。

a_digitised_photo_from_the_ralph_charles_saunders_collection_showing_young_clifford_saunders_bottom_right_watching_a_chinese_funeral_procession_Large.jpg
克利福德的父亲把当时华人家庭办丧事的情景捕捉下来。

这些幻灯片由捐赠者克利福德·桑德斯(Clifford Saunders,68岁,神经可塑性专家)的父亲拉尔夫·查尔斯·桑德斯(Ralph Charles Saunders)拍摄,他们一家在1956年和1959年之间,跟随在英国情报机构任职的父亲来新,并住在惹兰加由一带。

在千多张幻灯片中,有667张摄于新加坡、206张摄于马来亚、其余则在澳大利亚、香港和英国等地拍摄。50年代拍下的幻灯片共1077张,其余跨越至60年代。

照片捕捉了新加坡50年代虎豹别墅、乌敏岛、好莱坞戏院、华族葬礼和马来婚礼等的独特风貌,这些景物多数已不复存在。

1959年自治博览会罕见彩照尤其珍贵

拉尔夫查尔斯也拍下新加坡1959年为庆祝自治政府成立而举办的“自治博览会”。博览会聚集了450个政府部门、工业和商业公司的展览摊位,除了有大型的百事可乐瓶子和斧标驱风油,现场也展出一艘模型船,来展现未来科技潜能,而这些画面都一一保留在幻灯片内。彩色照片捕捉了现场多个霓虹灯招牌,让人感受当时缤纷热闹的气氛。

a_digitised_photo_from_the_ralph_charles_saunders_collection_of_the_entrance_to_the_1959_singapore_contitution_exposition_Large.jpg
1959年举行的自治博览会现场展出一艘模型船。

国家文物局政策与社区助理局长陈子宇指出,克利福德的捐献非常重要,因为他的父亲用彩色捕捉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生活面貌,而这在黑白照居多的时代是非常罕见的。“观看这些照片时就犹如走入时光隧道,回到五六十年代的新加坡。”

目前居住加拿大的克利福德与媒体进行视像访问时说,父亲总爱走在科技前端,所以会使用当时尚未普及的幻灯片来摄像。他透露,当年的幻灯片价格相信是底片的10倍。

“对一名英国人来说,新加坡是个非常不同的世界,既奇妙又神奇。我觉得父亲只想要拍照给家人看,应该没意识到他正记录着马来亚的日常生活面貌。”

面簿分享旧照反应热烈 七箱幻灯片决定捐赠我国

去年,克利福德在一个分享新加坡早期生活的面簿小组上载其中一些照片后,引起热烈讨论。有人见了帮忙牵线,说服他把照片捐赠给新加坡。克利福德爽快答应,今年2月自费把七箱幻灯片运来新加坡。

他说:“我知道我拥有的是重要的历史文物,这些幻灯片来自彩色摄像仍未普及的年代,当时更没有人会用彩色胶卷拍下日常生活面貌,所以我决定把它们放在它们所属的家,它们是属于新加坡的。”

国家文物局正把所有幻灯片数码化,再通过适当的展览展出,也会与其他相关机构分享。

img_0027_Large.jpg
国家文物局政策与社区助理局长陈子宇(左)和文化遗产研究与评估助理经理王俊耀细心处理克利福德·桑德斯捐出的千多张幻灯片。(严宣融摄)

克利福德说:“新加坡的生活步伐似乎比过去快了很多,我们在忙碌中很容易迷失方向,忘记我们来自何处,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有机会欣赏这些照片,从中了解当时的新加坡有多神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