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假新闻”报告出炉 200多页到底说了什么?

字体大小:

八天的公开听证、一场闭门听证、79个组织和个人供证超过50小时……打击网络假信息国会特选委员会在研读2997页的陈情书和供证资料后,于今天(9月20日)公布报告,向政府提出22项建议措施。这意味着,立法指日可待,一系列措施将逐步成型,政府“打假”的脚步正在加紧。

这份比课本还厚的200多页报告有哪些重点,又将如何影响你我?zaobao.sg为你整理四大要点。

重磅建议:立法打击假信息 设立信息核对联盟

特委会提出的建议措施分为五大类别,其中两项重磅措施是立法遏制假消息传播,以及设立联盟组织核对网络信息。

立法遏制假消息的传播,是听证会上备受争议的一项措施。特委会在报告中解释,立法的主要原则是赋予政府更大的执法权力,对恶意造谣或是散播谣言者采取法律制裁,并确保本地选举不受网络攻击干扰。特委会也建议政府立法监管科技公司,确保他们负起应有的责任。监管措施包括,改善现有的数码广告运营模式,遏制肇事者通过数码广告散播假信息,并且避免科技公司在过程中牟利。

特委会也建议政府成立联盟,集合不同媒体机构的资源,核对网络信息,以便及时察觉假信息,并在信息传播前迅速更正错误消息。

其他三项措施包括,加强政府机构的合作避免假信息威胁国家安全和主权、强化社会凝聚力和互信,以及提升国人辨别假信息的意识。

 

打假难度高 科技公司责无旁贷

数码革命降低了制造和传播假信息的门槛,也提高了打击蓄意造假者的难度。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迅速普及,以及各类网络传播科技的发展,假信息传播速度越发惊人,辟谣或澄清的讯息却远远不及。

尽管科技巨头对立法监管表示担忧,但报告认为,要想遏制假信息的传播,科技公司必须负起责任。报告建议,政府应考虑立法或以其他方式对科技公司实行监管,确保科技公司制定足够措施,协助用户评估信息的可信度、采取积极行动避免假信息扩散,以及保持透明度,交代假信息在其平台上的散播方式、程度和性质。

假信息是离间族群利器 新加坡四面楚歌

网络假信息已成为数码时代的强兵利器,能有效地左右社会舆论,引起社会分歧、影响政治局势,并且扰乱社会秩序。比起传统的军事攻击,传播假信息的成本更低,对一些军事实力较弱的国家而言,是有利的“软性”进攻方式。

报告透露,有专家在闭门听证会上指新加坡已经成为外国势力的目标,这些肇事者有意在本地发动假信息攻击,甚至可能早已这么做。

新加坡是多元社会,容易成为肇事者离间的对象,因此必须格外提防这类“离间计”。区域局势也牵动新加坡,例如缅甸的动荡局势,就导致族群间的摩擦和不满情绪渗入我国。一些邻近国家也已拥有大量制造和散播假信息的科技;种种因素都令新加坡变得格外脆弱。

报告勾勒原则 细节有待公布

特委会已经把报告提呈给国会,一旦接纳,各部门便会开始制定方针,探讨如何落实报告中建议的措施。相关部门料在下来数月陆续公布详情。

针对打击假新闻的立法,也将通过法案,在国会进行辩论。

措辞强烈 七页附录质疑覃炳鑫公信力

覃炳鑫在今年3月的公开听证会上,与特委会激辩长达六小时。这场交锋数月来备受争议,事件也不断延烧。

特委会为此附上长达七页的附录,针对覃炳鑫提出三大指控:呈报不实的学术身份、供证不准确,以及涉嫌和国外肇事者配合 企图“颠覆”本地的议会程序。

特委会因此表明,不把覃炳鑫的意见纳入报告中。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