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越来越多男性举报称遭非礼,去年报案的有116起,比2010年的74起多出50%。
受访专家指出,案件增加一方面是人们对“性侵犯”的意识提高了,以及受害者有信心警方会给予敏感处理。
据《海峡时报》报道,本地的非礼案件去年为1672起,比2010年的1511起增加了约10%。
值得注意的是,当中共有116起案件涉及男性被非礼,比起2010年的74起多出50%,近八成受害者年龄不超过21岁。
尽管举报的男性受害者有所增加,不过心理卫生学院资深临床心理学家Kenny Liew受访时表示,“不举报”仍然是性侵犯案件面对的主要挑战。
性侵犯关怀中心(SACC)经理亚妮莎(Anisha Joseph)指出,男性不愿报案部分原因来自于“法律隔阂”(Legal Barrier)。
“根据目前的刑事法典,强奸案受害者只能是女性。我们希望随着刑事法典检讨委员会报告提出建议,把强奸案受害者改为性别中立。”
另一方面,亚妮莎指出,我国刑事法典第377A节条文也是导致许多男性受害者不敢报案的原因,因为担心会被视为犯罪行为。根据377A节条文规定:任何男性,在公共或私人场合,与另一男人有不文明之举,可被判监最长两年。
性侵犯关怀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已接获12起男性被性侵犯的案件,对比去年全年的15起,以及2016年全年的13起,同样呈现增加的趋势。中心处理的案件当中,每10名受害男性里,有9人与加害者认识,他们多数是亲戚或亲密伴侣的关系。而八成的案件中,加害者均为男性。去年本地共有975人涉嫌非礼被捕,当中极大部分加害者是男性,只有11人是女性。
新加坡律师公会会长维贾延德兰则认为“社会心理隔阂”是男性受害者不愿报案的原因之一。他们当中有些或许担心被家人、朋友或雇主发现自己的性取向。
求助热线
遇到以上情况,可拨打求助热线:
●妇女行动及研究协会(AWARE) 6779-0282(早上10时至晚上12时)
●新加坡援人协会(SOS) 1800-221-4444
●关怀辅导中心(华文) 1800-353-5800
完整报道,请翻阅2018年10月29日的《新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