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办报考博士 金庸94年人生怎么过?

字体大小:

他是一代武侠小说大师,也是影响华文文坛的著名报人及文化人。一谈到金庸,或许有些人对他的一生一知半解,但他家喻户晓的多部武侠小说作品,已成为近60年来华文文坛的代表作。多年来经过影视作品的改编,金庸武侠作品也早已进入不同文化阶层,成了多代人的集体回忆。

本名查良镛的金庸,10月30日下午5时多因病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从在香港及我国办报,到86岁取得剑桥博士学位等事迹,金庸一生就如他的武侠小说一样,充满传奇。zaobao.sg带你了解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金庸往事。

 

86岁高龄当剑桥博士

近年来,许多大家熟悉的“乐龄人士”名人,过了古稀之年依然在各领域大展拳脚,一再证明“年龄只是数字”,而金大侠也不例外。

2006年,金庸开始修读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随后,他凭着有关唐代盛世继承皇位制度的论文,获得指导老师——剑桥大学唐史研究专家麦大维(David McMullen)的高度评价,最后获得剑桥哲学博士学位

金庸的博士论文内容讲什么?原来,他研究的不是自己的作品,而是唐代盛世时期,东宫太子继承皇位的制度。据报道,金庸在论文中不但生动刻画了古代太子的礼节、职责、继位仪式及东宫的影响力,更透过整合正史、野史,分析太子继位所牵涉的宫廷政治及权力斗争。

其实,早在金庸申请念博士前,剑桥大学已给予他肯定,颁发他荣誉博士学位。他在2005年获颁剑桥荣誉文学博士名衔后,以81岁高龄赴剑桥攻读历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

金庸曾说,自己追求的不是学位而是学问,而且博士论文一定要有独到见解。

金庸当博士生时,学习态度又如何?据他的指导老师麦大维忆述,金庸在剑桥时和普通学生一样,每周参加研究生读书会,也在餐厅和一般大学生或研究生一起吃饭,为人亲切、友善并乐意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研习汉学的外国人分享心得。

《新明日报》金庸“亲儿子” 《笑傲江湖》《鹿鼎记》读者“抢先看”

20181031_news_xiaoaojianghu_Large.jpg
金庸当年《笑傲江湖》的珍贵手稿。(档案照) 

你知道,《新明日报》是由金庸创办的吗?

他看到本地的华文大报只有《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两家,而这里的华族人口又占绝大多数,只靠两份华文报作为华人的精神粮食,实在是供不应求,于是,他决心要在这里搞一份华文日报。

就这样,他找上了梁润之。他知道梁润之是本地的驱风油大王,也知道梁润之早期搞过《快活报》、《工商报》,1961年又在新山办了《新生日报》,后来搬到新加坡继续出版。他也知道梁润之非常重视办报与宣传这回事。

两人一谈即合,大家同意在资本上各出一半,以100万元来办这份报纸,并准备在五年内“亏本”,就当广告费花去,预算五年后才有盈余。

“新”代表梁润之原有的《新生日报》,“明”是金庸在香港的《明报》。所以,把这份新港合作的报纸取名《新明日报》。

他1967年来到新加坡创办《新明日报》,更在该报独家连载他的武侠小说,第一部是《笑傲江湖》;他还曾空邮最新的小说到新加坡,让《新明日报》比《明报》提早三天刊登。

《笑傲江湖》之后,又登了他挂印封笔的《鹿鼎记》,当时也同样“肥水不流他人田”,让《新明日报》读者抢先看到他的作品。

 

“你们放心,我手上有《笑傲江湖》,很多报馆要买这部小说,肥水不流他人田,《笑傲江湖》只留给《新明》独家刊登。”

“封笔” 多年后又修改旧作 金庸:希望改得自然一些

20181031_news_jinyong2_Large.jpg
本地友联书局书架上摆放的金庸作品。(饶进礼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个由金庸生前其中14部武侠小说著作串成的对联,对许多“金庸迷”应该不陌生。

一生共创作15部武侠小说作品的金庸,除了《越女剑》外,他本人曾将其他14部作品的字首,串成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在华人世界广为流传。

金庸1955年以笔名“金庸”在《新晚报》发表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之后陆续写成15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至1972年完成《鹿鼎记》后封笔,读者遍布全球,估计华人世界销售上亿本。

这些家喻户晓的著作反复被拍成电视剧和电影,对全球华人文坛影坛的影响深远,享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赞誉。他的部分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文、法文、韩文、日文、越南文及印尼文等,在海外流传。

在1972年写完《鹿鼎记》,金庸并没有对旧作置之不理。相反的,他用其后10年,修改过去的作品,从情节、字句和人物关系都有变动。

到了2002年,金庸又再次修改作品,这回他修改的目的,则是希望可以改得自然一些。例如新版《天龙八部》的段誉不再一直痴恋王语嫣;《神雕侠侣》的尹志平改名为“甄志丙”,因为历史上确有尹志平其人,所以他为笔下人物改名,以免损害先贤形象。

 

“我翻看自己的小说,好多地方都见到无巧不成书。有时情节上太多巧合了,人生不会有这样多的巧合,我希望改得自然一些。”

金庸生平大事记

1924年

出生在浙江海宁一个书香世家

1947年

考上上海《大公报》当记者,一年后派往香港服务

1948年

与杜治芬结婚,后离婚

1948年

《大公报》香港版创刊,24岁的金庸被派驻香港

1952年

转调《新晚报》,编副刊、写影评

1955年

武侠大师梁羽生结束《新晚报》连载,总编辑罗孚要求金庸接重任,写出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一砲而红

1956年

迎娶第二任妻子朱玫,育有二子二女

1959年

35岁的金庸创办《明报》

1972年

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连载结束,金庸宣布封笔

1976年

与朱玫感情破裂,主动提出离婚,并娶林乐怡为妻

1985年

受委为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

1989年

卸任《明报》社长职务

2000年

获香港政府颁发大紫荆勋章

2010年

86岁的金庸获颁授英国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2018年

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