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吴作栋这么想 《高难任务》 五件你不知道的事

字体大小:

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身高约1.9米。出席国际场合,他一站出来就显眼,“高人一等”成了他的自然优势。

不过,你可知道吴作栋的身高也曾带给他困扰?在新出炉的传记中,他提到刚加入政坛时,曾因为太高而被认为是高傲冷淡、有令人望而生畏的距离感等等;这也成了他接任总理前最大的障碍之一。

吴作栋的英文传记取名“Tall Order”(中文译《高难任务》)。除了书封上颀长的个人照和细长的书名字体,“Tall Order”也一语双关,指“艰巨的任务”。到底是什么任务差点难倒吴作栋?在传记中,吴作栋坦言,要在政治巨人的影子下接过领导棒子,是具挑战性的,当李光耀的接班人就是艰巨的任务。

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的自传内容,关心本地时政的人相当熟悉。《高难任务》中,我们得以从吴作栋的角度看新加坡政治。书中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事?我们整理出精彩内容,让你一睹为快。

1  吴作栋讲话太“木头”  靠声音导师才有“总理范儿”

20181101_news_tallorder01_Large.jpg
吴作栋(左一)亲切友善,加入政坛后大家发现他很快与市井小民打成一片,但一旦上电视或上台演讲,吴作栋却容易怯场。他在传记中分享自己当年如何因此而备受批评。(档案照片)

1988年8月,在加冷剧院,时任总理李光耀在国庆群众大会上向台下1800名出席者,以及全国民众,公开评价吴作栋和“第二代领导团队”,很直接地说吴作栋不是他的首选接班人,他其实“把陈庆炎放在第一位”,给大家抛下震撼弹。

这件事许多人知道,但当时就坐在剧院前排的吴作栋是怎么想的?明明获同侪选为总理接班人已第四年,却被李光耀批评,甚至还被建议应“向心理医生求助”,他有什么反应?对于这些,吴作栋在传记中总结说,那次李光耀的公开“羞辱”成了他政治生涯的一个转捩点,让他这个“天生不是政治家”的接班人鼓起劲来,以改变李光耀对他演讲能力不足、“有如木头般”的观感。

吴作栋回忆当时的情景时说:

我脑海里只有他说我木头这点。其他的都不记得了。

其实,演讲功力不到位,吴作栋很早就察觉到了。他忆述前副总理拉惹勒南如何出席他的活动,坐在台下听他讲话,给他反馈。为了改善沟通能力,他向声音导师学习,包括躺着做呼吸练习、走路时练说话等。他在书中说,声音导师就是他的“心理医生”。

吴作栋这么评同僚的演讲能力:

(林)子安的演说能力挺好的;(陈)庆炎很常照稿念,但他表达清晰;丹那巴南本来就很会演讲;王鼎昌也很好。我一开始则不太自然,总是靠陈列事实和数据来解释论点,这么做不够政治。政治需要能说服人。

2 如何不活在李光耀的阴影下?吴作栋:办公室沙发刻意不一样

20181101_news_tallorder02_Large.jpg
吴作栋(左)在传记中描述了与建国总理李光耀之间的微妙关系。照片中两人出席人民行动党1992年的群众大会,李光耀为刚出任总理的吴作栋撑伞。(档案照片)

《高难任务》是吴作栋的首本传记,但许多内容还是离不开李光耀三个字。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吴作栋时不时在思考:哪些地方要有延续性?又有哪些可以和李光耀不一样?

从一个例子能看出这点。1990年,吴作栋在正式接任总理职位前,必须和李光耀讨论总理办公室的安排。李光耀1971年搬到总统府,吴作栋指出,当时他很清楚,自己不要搬进李光耀原来的办公室。

被问及为什么有这个想法,他如此解释:

不是开玩笑的,我觉得整个房间都会充斥着李光耀的味道。每一处都感觉得到他的气息,这样是无法工作的。

不过,当吴作栋把决定告诉李光耀时,对方认为他不该刻意与原来的领导班底保持距离,也不用避讳搬进总统府。李光耀尤其认为,吴作栋既然同意政策上下来应有延续性,就要向人民发出正确的信号。

最后,吴作栋被说服,但在总统府的新办公室却另设。他搬到李光耀办公室楼上,那空间原来是个饭厅。对于后来要为新办公室选沙发,吴作栋的描述也特别有趣:

我当时在想:沙发应该是软的还是硬的?他(指李光耀)用的沙发是硬的,有个木框、沙发垫很薄的那种。这是他引以为豪的。当时我必须决定,是要以他为榜样,表现得节俭,还是要换更好的?结果我选了软的沙发,因为我当时想,现在都1990年了,接待宾客时,应该不用像李光耀当年那样,得一再强调我们有多节俭。

3  李光耀只举荐过一个孩子从政 但不是李显龙

20181101_news_tallorder03_Large.jpg
在传记中,吴作栋(右四)一再强调李显龙(右五)是他发掘的,李光耀从未推荐过儿子从政。这张照片摄于1985年的国庆庆典彩排,当时李显龙抱着四岁大的女儿李修齐。(档案照片)

领导更新是贯穿吴作栋传记的主题之一。谈到李显龙总理,吴作栋在书中一再强调接班人是他亲自拣选,而非李光耀推荐。为了证明这点,他接受传记执笔者、《海峡时报》前采访主任白胜晖的访问时,有一次还带人民行动党的机密文件,给采访者看1984年全国大选前李显龙面试的记录。

不过,虽然不曾亲口向吴作栋举荐李显龙,也没有推荐过二儿子李显扬,李光耀却曾提过女儿、神经科医生李玮玲,说她会是一位很好、很有社会良知的女议员。

对于李光耀的提议,吴作栋怎么看?为何最后没有找李玮玲从政?他在访问中这么说:

我悄悄找了杨荣文,当时他是行动党青年团主席,是有政治分量的人。他不赞成。然后我问显龙的意见。显龙也不认同。那就够了。之后我没有再提这件事。

4  同侪选吴作栋当总理 因为他迟到?

20181101_news_tallorder04_Large.jpg
吴作栋(左)在1980年的群众大会上,与同僚麦马德(中)和林子安冒雨听演讲。三人都是新加坡第二代领导团队的重要成员,也是当年行动党“七好汉”(The Magnificent Seven)的一份子。(档案照片)

一群人在讨论一件苦差事应由谁做,结果众人纷纷“sabo”(马来语,指陷害之意)那个不在场者。这情境大家应该不陌生。

1984年12月30日在时任财政部长陈庆炎博士家举办的“群英会”上,第二代领袖开会选出谁来当副总理。吴作栋在传记中透露,当时他因为得出席选区活动,晚上9点半才抵达。结果吴作栋一到陈庆炎家,先是有人给他递蛋糕,后来就告诉他,大家已选他当第一副总理。他接受传记作者采访时说,故事的要义是:开会不要迟到,否则“最后得干大家都不愿做的差事”。

当然,吴作栋这么说是开玩笑的。当晚在场的前副总理贾古玛教授在一篇文章中忆述,吴作栋当晚从容地接受了同侪的决定。其实,在同侪之间,吴作栋也一向出类拔萃。传记点出他不曾当上财长,却对国会宣布过三次预算案;较资深的前辈也观察说,在走访选民方面,他比任何同辈部长更勤快更卖力。

5  陈佩玲佘雪玲之战 让吴作栋想起安顺补选

20181101_news_tallorder05_Large.jpg
2011年大选,吴作栋(左三)与代表行动党出征马林百列集选区的候选人陈佩玲(左二)到麦波申走访选民。(档案照片)

我看到佘雪玲时,她让我想起惹耶勒南。她口才很好。陈佩玲则让我想起冯金兴。

1981年安顺补选的结果,对行动党来说是一次沉痛教训,对负责统筹补选竞选工作的吴作栋来说,也是他政党选举的第一堂课,提醒他不能轻敌。在1980年大选中,安顺区行动党候选人蒂凡那获得84.1%的选票,因此该党没有想到11个月后的补选中,工人党秘书长惹耶勒南会胜过行动党候选人冯金兴,让多次囊括所有议席的行动党,首尝失败滋味。

20181101_news_tallorder06_Large.jpg
国民团结党在2011年选举中派出佘雪玲(图中粉衣者)。她形象突出,口才流利,选民马上拿她与陈佩玲比较。(档案照片)

时间快转30年,来到2011年选举。由吴作栋和时任人力部长陈川仁领军的马林百列集选区,面对国民团结党时只交出56.6%的成绩单,比行动党全国平均得票率低,让吴作栋想起安顺补选的情况。团结党政坛新星佘雪玲的形象突出,被视为拉高该党得票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吴作栋认为她颇有当年惹耶勒南的大将姿态;同样的,吴作栋说,冯金兴给人富家子的感觉,不太讨好,陈佩玲也是选举一开始遭遇形象风波。

吴作栋谈选举考验:

关键永远是:你能在大选中战胜吗?这也是我现在会对第四代领导团队抛出的问题。他们有治理能力,但能赢大选吗?这才是考验。你有动员和领导别人的能力吗?

《高难任务》已在各大书局售卖。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