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砖厂早消失 小贩炉火40年不熄

左:惹兰红山巴刹及小贩中心俗称“ABC巴刹”,是本地最早的小贩中心之一。 右:晚报再出发第五场路演,“首席美女”刘心玲到场献歌。
左:惹兰红山巴刹及小贩中心俗称“ABC巴刹”,是本地最早的小贩中心之一。 右:晚报再出发第五场路演,“首席美女”刘心玲到场献歌。

字体大小:

惹兰红山大牌6号巴刹及小贩中心俗称“ABC巴刹”,是本地最早的小贩中心之一,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起,就开始营业至今,已有40余年。

“ABC”是巴刹附近本地第一间商业酿酒厂Archipelago Brewery Company的缩写,现在已改建成艾格坊(Anchorpoint)商场。“砖厂”则是该地区原本的选区名称,名字来自该地区当年的红砖工厂。

如今“ABC”已经成为往事,“砖厂”也早已不在,但是以这两个地标命名的“ABC砖厂巴刹和熟食中心”,却仍然是海内外饕客寻觅本地美食必到之地。

设有96个小贩摊位的ABC巴刹,是一个“全天候”的小贩中心,为了应付不同时间上门的顾客,各个档口营业的时间都不太一样。想要到那里寻觅美食,一定要注意营业时间,才不会扑个空哦!

晚报再出发第五场路演,今天傍晚6点就在这里举行,特别邀请了“首席美女”刘心玲到场献歌,读者千万不要错过了。

完美的叉烧

饕客心目中的完美叉烧切开来之后要有三种颜色,内白,中红,外黑——叉烧要肥瘦相间,里面多汁鲜嫩,外头则要有一些焦脆的部分。

ABC巴刹“肥仔祥”的“不见天叉烧”就是很多人的最爱,档口还没开始做生意,就已经有好多人排队。

老板陈德祥(52岁)10岁学厨做点心时,就已经立志要当“叉烧王”。服完兵役之后,他在香港师傅手下精研烧腊功夫,后来自己的两个哥哥也向他学做叉烧,现在也以“肥仔祥”招牌在另外两个小贩中心营业,说他们是烧腊家族,也不过分。

26岁起就在ABC巴刹营业的陈德祥,日前接受《联合晚报》访问时笑着说:“人生的一半就在这里度过了。”

陈德祥一家在ABC巴刹经营两个档口,一个卖烧腊饭,另一个则卖面。

“这里午餐时间有很多顾客是附近的上班族,他们吃饭时间很短。面条一份一份煮很慢,分成另外一摊,不吃面的人就可以更快地买到午餐。”

陈德祥的妻子和他曾是厨房里的同事,如今她负责斩件,两个儿子陈伟杰(27岁)和陈永杨(24岁)则处理烧腊的工作。

陈德祥曾租下店面开档,却发现生意虽然不错,但赚到的钱基本上都拿去缴房租,“还是小贩中心好做生意啊!”

茨园小贩中心开业时,陈德祥受邀去那里开设分号,为期两年。茨园的“肥仔祥”分号目前已经结束营业,但陈德祥对茨园的收碗系统赞不绝口:“所有的小贩中心管理层、市镇理事会,都应该去考察一下茨园那里怎么收碗,在那里营业的时候,我从来都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

要制作好吃的叉烧,选料很重要,因为肉质决定口感。陈德祥很多年前曾经遇到过一个供货商以次货充好,结果制成叉烧以后,顾客投诉说肉咬不断。

陈德祥说:“我把剩下的叉烧包好,然后通知那个供货商来收账。他上门时,我把咬不断的叉烧送给他,从此不用。”

“肥仔祥”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没有黄瓜。曾有顾客对陈德祥说,为什么这里的叉烧饭没有黄瓜,以后不打算光顾了。

对此,陈德祥扔下一句:“你们是来吃叉烧的,还是来吃黄瓜的?”

两档口获米其林必比登推介

ABC巴刹属于旧式建筑,翻新的时候虽然已经改善通风情况,但午餐时间人潮来袭时不免会觉得闷热,这时候,来一碗冰甜品就是消暑的最佳方式。

中午时分开档的“津津冷热饮品”招牌产品就是特制的煎蕊(Chendol),以及以榴梿和芒果制成、取其谐音的“流氓冰”。

“津津冷热饮品”的煎蕊,采用的是印度尼西亚上等椰糖,黏稠的椰糖浇在冰山上的时候,你或许还以为老板放的是巧克力,但是吃进嘴里之后,就会发现,那是香兰叶汁制成的翡翠绿细条与新鲜椰奶毫无疑问的绝妙搭配。

炒福建虾面、云吞面和煮炒海鲜等是ABC巴刹的招牌美食。在去年得到米其林肯定,被列入必比登推介(Bib Gourmand)的“益生福建面”就是其一。

老板苏承旺是第二代小贩,在ABC开业至今已有20多年。他的虾面属于比较湿的类型,再搭配鲜香的辣椒,热天里来一盘也很开胃。他做的主要是晚餐的生意,营业时间从下午3时开始,一直到晚间11时。

另外一档列入必比登推介的“阿2老火汤”,去年前年都入榜。打着同样招牌的档口其实有好多个,但是只有ABC巴刹这一档上榜。

老火汤味道浓重,熬煮了三四个小时的食材风味溶入汤水,女士如果想保持身材不搭配米饭,单单喝汤也是很好的一餐。

记者则是对胡椒猪肚汤情有独钟,雨天喝它暖身祛湿,热天喝它出身汗就觉得通体舒畅,搭配老板娘亲自准备的南瓜饭更是绝配。

拥有三张10人大圆桌

走进ABC巴刹,眼尖的食客会发现,这里有几种其他小贩中心没有的大桌子。

一般的小贩中心只提供能坐二至四人的小方桌,或六个人的圆桌。

ABC巴刹2006年翻新时,除了向国家环境局要求正式命名为“ABC砖厂巴刹和熟食中心”之外,还要求当局提供比较大的桌子。

陈德祥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的煮炒很出名,晚上一家人一起来吃饭,六个人的圆桌可能坐不下,所以提出要比较大的桌子。”

当局接受了小贩的提议,提供了三张能坐10人的大圆桌,以及好几个中型八人圆桌。

为了照顾到行动不方便的乐龄人士,小贩中心里面也设有能坐八人但只有四张凳子的大方桌,坐在轮椅上的人也能舒舒服服地吃饭。

到了午餐时间,ABC巴刹10人大圆桌坐的可能是10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他们吃着来自不同摊位、不同文化的食物。

逾43万人表态支持

“新加坡小贩文化申遗”已得到超过43万人表态支持!

要让新加坡小贩文化获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名录,全民支持是关键。

今天下午出席《联合晚报》“118再出发”推介仪式路演的读者,也可以利用国家文物局设在现场的机器,以按钮的方式,表示对小贩文化申遗的支持。

为了表示对小贩文化申遗的支持,国家文物局、国家环境局和全国商联总会携手推出“新加坡小贩文化巡回展”,自10月底在中峇鲁小贩中心打响第一炮后,又到淡滨尼天地、Velocity@Novena Square,大巴窑建屋局中心广场等地展出。

如何支持?

公众可以登陆www.oursgheritage.sg网站,或到小贩文化巡回展,参与提名的过程。

为何提名?

反映国家和人民的多元文化特质,在国人当中引起共鸣,也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新加坡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

根据国家环境局在2016年进行的民意调查,10人中有九人认为小贩中心是建立国家认同感的重要标签。如果成功申遗,将鼓励人们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小贩和他们烹饪的美食,同时确保小贩文化得以传承,保持活力。

申遗过程?

申遗文件将在今年3月之前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呈,整个评估过程预计需一年八个月,预计2020年底就会知道申遗结果。

(公众可登录www.oursgheritage.sg网站支持小贩文化申遗,活动将进行至2020年底。)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