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搜证邻居制噪音 29岁男辞工当侦探

宏茂桥这个组屋底层安装的噪音显示器亮起红灯,提醒居民调低声量。(海峡时报星期刊)
宏茂桥这个组屋底层安装的噪音显示器亮起红灯,提醒居民调低声量。(海峡时报星期刊)

字体大小:

为了逮到楼下敲敲打打的邻居,29岁男子不惜辞掉工作,在家专心当侦探搜集证据,还申请庭令要邻居保持安静,却不得其所。

虽然邻居间因为噪音问题互相投诉的个案时有所闻,但这位薛先生(29岁)的情况却很特殊。《海峡时报星期天》报道,今年6月,这个原本从事IT行业的男子决定辞职,为的就是想要搜集证据,证明武吉班让住家楼下的邻居就是那个噪音制造者。

原来,这名邻居任何时候都可能发出跺脚、敲打榔头和钻孔的刺耳声,男子忍受了8个月后,成功向邻里纠纷仲裁庭(Community Disputes Resolution Tribunals)申请到庭令,要邻居减少噪音,但效果不大,他之后还申请要邻居遵守庭令,但等了一年多还没有结果。

不愿就这么放弃、更不肯搬走的薛先生说:“我一辈子都住在这里,为什么受影响的是我,反而要我搬走?”

由于案件还在处理中,薛先生不愿透露他在收集什么证据,但他还是希望事情有了了结后他能复工。请一家公司检测噪音,一年下来的费用可能要比他损失的收入还要高,一个星期就要2000元,可能因此他宁愿自己来。

像他这样因噪音跟邻居过不去的人并不少见,律政部属下的社区调解中心(Community Mediation Centre)过去三年来,就接到100多起案件,如果调解失败才转由仲裁庭处理,除了下令让肇事者不要制造噪音,居民还可向邻居索偿高达2万元赔偿。

仲裁庭去年处理108宗案件,比前年的57起几乎翻倍,建屋发展局过去三年也每年接到约8300起投诉。

完整报道,请翻阅2019年10月27日的《联合晚报》。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