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生活资讯与时事网站“慈母舰”(Mothership.sg)申请媒体证获政府批准。团队成员今年8月刚领取证件,如今可像传统新闻机构的记者一样,采访官方活动和记者会。


在本地有媒体证的机构中,像慈母舰一样只经营数码平台并专攻网络内容的属极少数。它相信是近五年来唯一向通讯及新闻部申请媒体证的本地网站。


政府曾在2014年颁发记者证给雅虎新加坡新闻网。


受访媒体观察家认为,慈母舰获政府认证,显示官方对“主流媒体”的定义在改变。另一方面,观察家认为,随着慈母舰规模与影响力扩大,政府也意识到认证机制可用于管制网媒。


目前要在本地采访一般的新闻,记者不需官方记者证,但申请到媒体核证对新闻机构来说,一般意味它可更快获得官方信息,并可受邀出席政府活动。慈母舰创始人之一、执行编辑陈伟忠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公司这次提出申请,主要是要开拓关键的新闻与信息管道。


陈伟忠举例说,因有记者证,慈母舰的团队今年首次可到现场报道国庆群众大会。


他说:“新闻平台的运营模式不断改变,执政者批准媒体证申请,在做决定时相信也有此考量,而我们的目标则是尽可能以最快和最完整的方式给受众带来信息。”


慈母舰2013年创立时团队只少于五人,如今扩张到有近45名全职职员,而且持续招聘中;网站单月独立访客人数目前有660万。对媒体观察家来说,在本地时事网站因无法找到长期经营方案而面临关闭的网络生态中,“慈母舰模式”值得深究。


业界:下来或面临更多监督


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孙婉婷博士指出,虽然一些内容供应者可能认为慈母舰对新闻的处理方式较“媚俗”,但这些新闻有人看,反映的正是网络世界里国人信息接收的新习惯。


她说:“政府给慈母舰认证,一定程度上也是它认可网站有潜力能形塑公共舆论,影响公众对议题的关注。”


Splice媒体总裁全德运有经营多个新闻网站的经验。他指出,获得认证也意味着,慈母舰下来要准备面临更多监督与管制。


慈母舰在2016年1月注册为私人有限公司,走向企业化,公司盈利目前来自内容行销和网站广告。


慈母舰注册为Bridgewater Holdings Pte Ltd,股东有五人,包括陈伟忠和同是公司创始人的执行董事连伟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