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雅初院校长张美馨受访时表示,期待同碧山基层组织协作,延续让学生服务社区的宗旨。校方也在探讨如何善用毗邻碧山—宏茂桥公园的优势,把学习延伸至课室外。配合初院明年1月6日开学,到时会有一组代表以接力跑形式,从临时校舍西乃山路跑到碧山,庆祝搬迁。
诺雅初级学院下个月底将从锦茂一带的临时校舍搬到碧山新民道的新校。这所首个与民众俱乐部同处一个地点的初院将借助这个特点,与碧山北民众俱乐部密切协作,让学生参与社区项目。
毗邻碧山—宏茂桥公园的诺雅初院也会利用户外的自然环境为学生开拓学习机会,并计划与国家公园局探讨合作在社区推广生态知识。位于初院一栋五层楼高建筑顶层的体育场,以及室内体育馆日后也会在双重用途计划下,在星期天开放给公众使用。
兴建中的碧山北民众俱乐部位于体育场下方的一角,占三层楼,估计明年上半年启用。
诺雅初院还有另两座分别高10层和12层的学术楼,校舍面积占地约四公顷,建校费估计约1亿元,由政府资助的建校工程前年开始。前年创校的诺雅初院在这期间,使用前莱佛士初院在西乃山路的旧址为临时校舍。
配合初院明年1月6日开学,初院到时会有一组代表以接力跑形式,从西乃山路跑到碧山,与集合在碧山的全体师生步行到新校,庆祝搬迁。
诺雅初院校长张美馨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享初院的一些计划,表示期待同碧山基层组织协作,延续让学生服务社区的宗旨。“学生过去几年通过各项社区项目有机会与锦茂居民交流,接下来搬至碧山,民众俱乐部也近在咫尺,我们看到许多协作的可能性,例如让学生为区内孩童举办阅读活动、教导年长者数码应用等。公园在学校隔壁,我们也在探讨如何善用大自然空间,把学习延伸至课室外。”例如,地理教师已在公园进行考察,计划与生物学教师为学生策划跨学科的学习活动。
诺雅初院的学生有三分之二是公教中学、圣尼各拉女校和新加坡女子中学的直通车课程学生,另三分之一的学额则保留给其他中学毕业生。学生人数约1250名,教员约125名。
学生参与讨论休闲室设计及食堂食物选择等
今年的高一生明年会到新校上课,也有机会为新校的学生休闲室等空间设计,以及食堂食物选择等提供意见。学生林琬彤(17岁)受访时说:“能参与打造属于我们的空间,我们都很兴奋。我最期待图书馆的设施,因为馆内有面向公园的落地窗,相信在那里温习,环境会很好。”
也是学生理事会会长的林琬彤指出,他们在搬迁之际,也想感谢区内街坊。学生理事发起“再见锦茂”活动,向学生收集留言字条,表达对小贩的谢意。不少学生都难忘锦茂熟食中心的美食。
学生理事会副会长陈源枫(17岁)指出,媒体学会也制作视频,捕捉临时校舍的景物。学生理事也画了一个新校的图形,让学生把对学校的意见与展望写在上面。学生领袖也开始筹备迎新活动,期待在新校迎接学弟妹。
负责策划搬迁日活动的教师黎果融指出,校方将邀请首届校友、家长、教员等参与接力跑,预计有四五十人参与。他们在不同地点接力,途经武吉知马射靶场路和中央自然保护区。其他师生则在碧山活跃邻里公园集合,与最后一批接力者步行到学校,在体育场举行升旗礼。
诺雅初院因处在新地铁线的发展范围,加上初院的高楼设计,需要更多筹备工作,以致工程一度延后,首两届学生未能在新校上课。
碧山北民众俱乐部与初院有不同的出入口,不会影响学校的日常运作与保安。除了这家民众俱乐部,白桥民众联络所是本地首个与学校同在屋檐下的联络所,联络所建在华苑小学体育场的一角,与学校共享一些设施。
诺雅初院设施
一、高五层的学生活动楼,顶层是体育场。设施包括室内体育馆、食堂、供课程辅助活动和音乐特选课程学生用的表演室、可容纳900人的讲堂等。
二、两座学术楼,分别高10层和12层。设有双层楼图书馆,里头有空间让学生进行讨论、演说;还有双文化课程学习室、美术室、研讨室,以及电脑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