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华坊巴刹与熟食中心 美食多元又平价

裕华坊巴刹与熟食中心人情味浓,左起是鸡饭夫妻档邓安初和林玉娇、肉骨茶老板潘宣耀、小贩联谊会主席魏静君,以及槟城叻沙夫妻档辜开发和林桂英。
裕华坊巴刹与熟食中心人情味浓,左起是鸡饭夫妻档邓安初和林玉娇、肉骨茶老板潘宣耀、小贩联谊会主席魏静君,以及槟城叻沙夫妻档辜开发和林桂英。

字体大小:

这里有著名的幸运海南鸡饭、华兴肉骨茶,美食多元又平价,也是新老街坊的情感联络站,裕华坊巴刹与熟食中心虽隐身西部一角,却吸引全岛食客,成了许多人心目中的最佳“国民食堂”之一。

谈到位于裕廊东1道的裕华坊巴刹与熟食中心,许多食客就会如数家珍,列出生意火爆、“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幸运海南鸡饭和华兴肉骨茶等摊位。

许多人或许也没忘记,这也是全岛首个把小贩中心化为宴会厅,办慈善晚宴招待贫老散播爱心的小贩中心。这个做法节省搭棚费,在大家熟悉地点举行,充满草根性,也经济实惠。

裕华31街商店小贩联谊会主席魏静君(69岁)说,四年前的1月29日晚上,整个小贩中心化为宴会厅,免费招待378名年长者享用12道佳肴并捞鱼生,小贩自愿贡献美食,还亲自捧菜,气氛温馨。

当时,单单华兴肉骨茶就贡献了超过130条蒸白肚鱼。魏静君说:“当天小贩都休息一天,我们席开65桌,每桌坐满六人,每桌至少共享两条蒸鱼。因为反应很好,我们考虑再办一次。”

她说,这座小贩中心美食多元不重复。“比方说,鸡饭虽然有三摊,但各有重点,各自卖海南鸡饭、油鸡和炸鸡。我希望未来能引进几摊清真餐。另外,我们的摊主关系都很和谐,跟顾客也好像亲人一样。”

她说,这里吸引了全岛食客,也成了许多新老街坊的情感联络站。“许多人搬走后仍经常回来,甚至周末定期回来,坐在固定桌位叙旧,回味怀念的美食。”

魏静君也说,这里四周都有绿草地,让人心旷神怡。“去年6月我们刚花了3万元,在较闷热的角落一共装了11台打风机,改善闷热不通风的问题。我们会继续提升经营和用餐环境,让顾客享受,摊主们做得快乐。”

海南鸡饭老板卖鸡饭逾25年 顾客三代人都光顾

20200107_news_yuhua_village_market_and_food_centre2_Large.jpg
幸运海南鸡饭夫妻档邓安初和林玉娇,注重每个细节。

海南鸡饭老板偷师自学,注重每个细节。许多顾客从小吃到大,三代都光顾,令他很感动。

“明星摊”幸运海南鸡饭总是大排长龙,一碟白斩鸡饭2元5角起。53岁老板邓安初说,他从当学徒至今卖鸡饭超过25年,秘诀是专心一事,做好每个细节。

比方说,鸡肉只选重1.8公斤到1.9公斤,“比较够水,肉质不会粗”;米只用22个月内的老米,“米粒才不会断,有咬劲”;辣椒酱全用小辣椒制作;姜蓉用新鲜生姜;点缀和开胃的黄梨只用蜜糖黄梨,“比较不会腻”;黄瓜也用比较清新爽口的,为了追求“刚刚好的口感”,他坚持自己切出理想的厚度。

他透露当学徒时,师傅不太愿意传授,所以他偷师自学,多观察、休假时在家试煮,到处试吃著名鸡饭。“出名的我都吃过,要看它们好在哪里。如今我还是餐餐无鸡不欢。”

他和妻子林玉娇(57岁)每天凌晨3时30分起床,从盛港出发来开档。“说是7点开档,6点就开卖,但5点经常就有人来问。虽然辛苦,但最感动的是,许多顾客三代人吃这摊鸡饭长大,有人当年跟父母来,如今也带孩子来。”

肉骨茶老板坚持用最新鲜食材

20200107_news_yuhua_village_market_and_food_centre3_Large.jpg
 华兴肉骨茶老板潘宣耀坚持新鲜,所有食材都是当天送来的。

肉骨茶老板坚持用料新鲜,一壶茶不计人数一律3元。

客似云来的华兴肉骨茶,总是贴心为客人提供一壶“白新春茶庄”的南洋茶,不计人数多寡,都只收3元。老板潘宣耀(43岁)说:“肉骨茶总要有茶嘛,我当作是一种服务、一个配套,只提供本地烘焙的南洋茶。”

潘宣耀说,从小贩中心1984年建成后,华兴肉骨茶就开档了。“当年我8岁,妈妈带着我们三兄弟来帮忙,父亲潘梓华20年前去世后,我就接手。”

他说,秘诀就是坚持新鲜。“所有食材都没过夜,我们从创业至今都坚持这点。无论肉骨茶、猪脚、猪杂汤、猪尾、卤猪皮,或蒸红斑、斗鲳、红狮,所有食材都是当天来的。”

他也说,这个小贩中心很有人情味,“许多父母带孩子来吃,孩子长大后再带孩子来吃,一代传一代,许多老顾客跟我们都很熟。”

槟城叻沙老板:摊贩和谐人情味浓

20200107_news_yuhua_village_market_and_food_centre4_Large.jpg
 “四美特味槟城叻沙”老板辜开发与妻子林桂英,计划再做三年才退休。

槟城叻沙老板说,这里邻居和谐,互相关照,“如果一人一个脸,赚再多钱我也不要。”

“四美特味槟城叻沙”老板辜开发(73岁)当小贩老板55年,卖槟城叻沙20年,与妻子林桂英(65岁)在裕华坊开档16年。

“我小学只读一年,11岁帮人捧面,15岁就帮人炒粿条面、卖鱼丸面和香菇肉脞面,18岁自己开档当老板。后来我看以前邻居卖的槟城叻沙,一个晚上两小时就卖完,就偷起师来,自己卖。”

他感念许多顾客支持,经常给他改良意见,让他烹煮的槟城美食受欢迎。

他也表示喜欢小贩中心的人情味。“这里邻居和谐,会互相关照看店,如果一人一个脸,赚再多钱我也不要。”

公众可登录www.oursgheritage.sg网站支持小贩文化申遗,活动将进行至2020年底。

配合新加坡为小贩文化申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9年1月到8月,《联合晚报》每周二风雨不改推出《小贩周记》,全岛搜罗好吃又有故事的小贩摊。由于读者和小贩反应热烈,欲罢不能,采访团队于是重新出发,11月起继续出击,再推出《小贩周记》全新系列,深入发掘和报道小贩中心的特色和人情味故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