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内捐赠给七家机构,松鹤香米管理层在农历新年来临之前为各团体献上爱和温暖。
《联合晚报》在过去两个月的“好人好事圆好梦”系列刊登多篇行善不留名的报道,松鹤香米为了进一步宣扬行善精神,继11月份走访了三家慈善团体后,12月也选中四家慈善团体捐赠疗养设施和米粮。
《联合晚报》在12月共报道了五篇匿名助人的好事,其中四篇特别感动了松鹤管理层,于是该公司的团队亲自访问与了解四家慈善机构,分别是曹氏基金会(Tsao Foundation)、残疾人士福利协会(Handicaps Welfare Association)、碧山智障之家(Bishan Home for the Intellectually Disabled)以及福善(Blossom Seeds)。
四篇触动松鹤传递爱心的新闻分别是12月13日报道的“善心夫妇8年来组屋楼下派午餐”、12月20日报道的“月入不稳仍守约照顾脑麻痹侄女”、12月22日报道的“老中医施针,病儿情绪稳”、以及12月27日报道的“热心义工每周探访,陪看病帮打扫卫生”。

加上11月份松鹤选中的三家慈善机构万佛堂疗养院(Man Fut Tong Nursing Home)、慈光乐陶苑(Metta Home for the Disabled)、以及武天福利社(Bo Tien Welfare Services Society),松鹤在过去两个月共捐助了七家慈善机构。
由于农历年关将近,松鹤团队加快脚步,确保疗养设施和米粮在1月初便捐赠出去,让各机构里的成员可以在农历新年前收到来自松鹤的心意,一起吃好米过好年。
行善者秉持不留名精神
许多行善者都支持行善不留名的精神。
有别于以往的“好人好事好米”系列,这次全新出发“好人好事圆好梦”系列抱着行善不留名的精神,在报道中不会公开行善者的身份背景和名字。
此创新的报道方式获得受访者赞同,原来很多行善的机构和义工都不想让公众知道自己的善行。

其中一家慈善机构受访时说:“我们帮助人不是想让所有人知道,我们也不想被当成是沽名钓誉,最重要是可以帮到人就好了。
一位资深义工则说:“行善不留名的想法很好,这精神可以鼓励社会人士在日常生活中低调地协助身边有需要帮助的人,那我们的社会就会更美好了。”
碧山智障之家获赠500kg香米 可供食用一个多月
碧山智障之家受询时说,松鹤这一次给他们捐赠了轮椅、食油还有500公斤的松鹤香米。其中250公斤已经收到,另外250公斤将于2月送来。目前,碧山智障之家每日需准备约200人份的午餐和172人份的晚餐,每日消耗与15至18公斤的百米,如此算来500公斤百米可供此机构食用一个多月。
碧山智障之家的发言人说:“我们非常感激东成物产这些年来捐赠的好米,这让我们节省了一部分开销,省下的开销也可以用在居民更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