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力求24小时内联系与确诊病例接触者

为了尽可能将防疫工作做到滴水不漏,卫生部传染病管理司助理司长普林·拉杰(男站立者)和助理司长胡沁慧与追踪小组成员昼夜不停工作,争取在确诊后24小时联系上所有与病例接触过的人。(邬福梁摄)
为了尽可能将防疫工作做到滴水不漏,卫生部传染病管理司助理司长普林·拉杰(男站立者)和助理司长胡沁慧与追踪小组成员昼夜不停工作,争取在确诊后24小时联系上所有与病例接触过的人。(邬福梁摄)

字体大小:

预防2019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传播的工作刻不容缓,卫生部出动超过70人日夜分析资料追踪,尽可能在收到确诊病患活动记录的24小时内,联系上他们接触过的人和找出病患之间的关联,以确保密切接触过病患的人被隔离,防疫工作到位。

有了应对沙斯疫情的经验,卫生部自2003年起着手培训一群来自卫生部和属下法定机构的人员,学习如何透过电访追踪与病患接触过的人。

包括上述70人在内,至今已有约140人受训。在必要时,他们会卸下原本职务,分组组成十人追踪小组。目前共有三组人轮班,每天上午8时30分至晚间10时,进行电访追踪、查证与核实资料等工作。

卫生部传染病管理司助理司长普林·拉杰(35岁)是领导此次追踪工作的其中一人。去年我国出现首起境外传入的猴痘症病例时,他也参与了追踪工作。

他受访时说,一旦医院把确诊病患的活动记录传来,小组就会依据资料判断谁在病患受感染期间接触过他。“与这些人取得联系后,我们会先确认他们的健康状况……如有不适,我们可能会将他们转介到国家传染病中心接受治疗或评估。”

如果接触过病患的人都没有不适,追踪小组就得判断他们是否与病患有过密切接触(close contact),是否须依序进行隔离等。

追踪小组会根据接触者是否与病患在两公尺内接触至少30分钟、是哪种接触、有否戴防护工具等来判断密切程度。

看似只是打电话联系人,但实际上追踪工作并不容易。与普林·拉杰并肩作战的卫生部传染病管理司助理司长胡沁慧(36岁)以境外输入病例为例指出,从病患抵达本地的那刻直到入院隔离,所有他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和接触过的人,追踪小组都必须追查。

如果是本地病例,工作人员必须从病患出现症状前的14天开始追踪,厘清病患从哪里受感染和接触过哪些人。

除了追踪小组,卫生部也安排另两组人轮班,利用电脑分析病患的行踪,查找共通点。

追踪工作的挑战之一是碰到外籍人士时,这些人可能没有本地联络号码。普林·拉杰说:“碰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能得和新加坡旅游局、酒店等伙伴合作,尝试透过他们找到这些人。”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