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洛北216小贩中心 工厂妹圆老板梦 中式椰浆饭驰名

 216巴刹小贩中心一共有82个熟食摊位,是第16邮区(勿洛及东海岸)10个小贩中心当中,档口最多的一个。
216巴刹小贩中心一共有82个熟食摊位,是第16邮区(勿洛及东海岸)10个小贩中心当中,档口最多的一个。

字体大小:

包含勿洛和东海岸一带的第16邮区,可以说是本地小贩美食的天堂,区内有10个小贩中心,熟食摊位多达551个,在全国名列前茅。

有着82个熟食摊位的勿洛北216小贩中心,是区内档口最多的一个美食中心,每天上午档口前都会排起长龙。这个小贩中心,又有什么故事呢?

ba4t1431_Large.jpg
自嘲是“超级奴隶”的谭火妹(左一),和五名摊位助手,一起经营“红泥小厨”,并已经优化工作流 程,摊位生意虽然红火,但排队的顾客不需要等太久就能买到椰浆饭。

20多年前在乌美电子厂上班的工厂妹,每天对宏茂桥咖啡店里的一档卖椰浆饭的小贩,感到非常羡慕,于是给自己定下开档当老板的目标。

如今以中式椰浆饭闻名的勿洛北216小贩中心“红泥小厨”老板娘谭火妹(58岁),受访时自嘲说,自己只不过是个“超级奴隶”。

她说:“有得做老板是因为有顾客,也因为有员工,否则自己什么都不是。”她认为,排队买椰浆饭的队伍越长,档口就得更注意品质,而且得提醒自己,顾客是衣食父母,得为他们着想。

一位在街边卖冰淇淋的大叔,过去20年,几乎每天上午都会打包椰浆饭当早餐。

谭火妹说:“这里的熟客,认定一个摊位就一直光顾的,我就在想,这位大叔和其他的熟客每天吃椰浆饭,会不会造成健康问题?”

她于是决定调整米饭配方,保留风味之余,顾客也能吃得更健康。

至于档口的管理,她奉行的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我现在的员工里面有好几个曾经自己出去闯,自己当老板。她们后来又想回来工作,我也没有问题。”

但手脚不干净上了“黑名单”的员工,谭火妹永不录用。“我相信员工,档口没有摄像头,但有问题我也知道。做老板的眼睛不是瞎的。”

为让员工无后顾之忧,谭火妹灵活安排工作时间方式,让需接送孩子的员工暂时外出,只要大家帮忙完成工作就行。

今年4月,也是该小贩中心商联会主席的谭火妹将在国家环境局安排下收徒弟,培训新一代小贩。

谭火妹指出,年轻人创业本钱不多,小贩中心是很好的起点,但要熬得住没有人排队的时候,更要虚心受教,细心听顾客反馈。

她说:“我希望徒弟能够带着梦想而来,展现自己对餐饮业的兴趣,最重要的是放下过去的包袱,让心态归零。”

日式梅干饭不受落 两好友不弃小贩梦 “改变阵法”再出击

三年前和好友一同创业,在小贩中心卖日式风格的梅干饭配卤肉,但组屋区街坊“不会吃”,对产品接受度不高,导致生意难以为继,不过年轻小贩沈凯义(29岁)和搭档叶晋豪(29岁)仍然坚持他们的“小贩梦”。

ba4t1455_Small.jpg
年轻小贩沈凯义(图)和搭档叶晋豪,决定在同一个档 口东山再起, 将自己的手艺 再度献给街坊品尝。

如今“梅和饭”已经摇身一变成为“虾和面”。记者走访小贩中心时,发现档口排起了长龙,这对年轻小贩“改变阵法”出击,应该可以算成功了。沈凯义受访时指出,他们很喜欢小贩中心的甘榜互助精神,其他小贩也给他们不少支持,所以第一次的尝试,虽然“叫好不叫座”,但他们还是决定在同样的档口经营。

“其实梅干饭的产品不错,只是可能不适合这个小贩中心,到市区可能接受度会比较大,但是租金我们高攀不起。”

他也说:“虾面是我搭档家传的秘方,我们再根据在西餐学到的熬汤技巧加以改进,大家都还蛮喜欢的。”为了熬煮汤头以及准备配料,沈凯义每天在档口的时间超过12个小时。

记者问他如果有其他年轻人想当小贩,他会怎么劝对方?沈凯义说:“想清楚了就放胆去做,人生不是每一件纠结的事情都会有答案,做了就知道。”

主打手工番薯鱼鱼丸 老摊主坚持每天试吃 确保55年味道不走样

第三代接班人虽已掌舵15年,但退而不休的第二代摊主还是每天起早监督制作鱼丸,开档时还要试吃一碗,确保水准和过去一样。

ba4t1448_Small.jpg
“如切捷记”如今由第三代小贩陈锡青(中)以及两位妹妹陈锡琴(右)和陈金音联手经营,希望能够保留传承55年的古早味。

主打自制番薯鱼鱼丸的“如切捷记”创建于1965年,是小贩中心老字号之一。

从小就在档口帮忙的陈锡青(50岁)告诉记者,他祖父最早在如切巴刹开档,1978年拆迁时,档口由他父亲主持搬进勿洛北新落成的小贩中心,是最早的一批小贩。

“我原本自己在外面有工作,但后来爸爸说他想退休……妹妹一个人做不来,我就辞掉工作接手。现在档口我们兄妹三人一起经营。” 

凌晨3时,陈锡青就会在年逾7旬的父母亲陪同下,去工厂制作鱼丸,他用超过20公斤的番薯鱼鱼肉打成大约2000个鱼丸,上午6时许就能在小贩中心开档。

开档前,陈锡青的父亲会让儿子先煮一碗给他尝尝,确保传承了55年的味道不会走样。

在同个小贩中心经营多年,陈锡青和许多顾客都熟了。他说:“我远远看到他们就知道他们会点什么了。”

陈锡青有三个儿子,老大目前在理工学院读书,小儿子也上中一了。

记者问他以后会不会让孩子接手,把档口传到第四代。

陈锡青没有和其他小贩一样直接给出否定的答案。他说:“孩子到假期还是会让他们来帮忙,得会做。但以后会不会接手档口,得看他们在外面工作做得顺不顺利。”

小贩中心主攻早市 凌晨就可尝到美食

勿洛北216小贩中心主攻早市,早起上班的工人凌晨两三点就能买到新鲜冲泡的咖啡,也能打包好热腾腾的早餐带到工作的地方享用。

不过,这也意味着小贩收档的时间比较早,许多档口午餐时间过后不久就打烊,一些甚至没到中午,当天准备的食材就已经售罄。

本期小贩周记访问的三个档口,最晚的下午两点就收档,想品尝美食的读者,最好还是上午就过去,而且做好排队的心理准备。

公众可登录www.oursgheritage.sg网站支持小贩文化申遗,活动将进行至2020年底。

配合新加坡为小贩文化申遗(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9年1月到8月,《联合晚报》每周二风雨不改推出《小贩周记》,全岛搜罗好吃又有故事的小贩摊。由于读者和小贩反应热烈,欲罢不能,采访团队于是重新出发,11月起继续出击,再推出《小贩周记》全新系列,深入发掘和报道小贩中心的特色和人情味故事。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