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状病毒疫苗研发竞赛关卡重重

字体大小:

在与传染病之战中,疫苗就像是不战而胜的武器,或在游戏关卡中保送通关打赢“大boss”的外挂。然而,对抗新兴的2019冠状病毒不同于打电玩闯关,而研发疫苗的漫长路上仍有重重关卡。

疫苗开发的速度竞赛

在这场研发疫苗的竞赛中,速度决定了多少人命能被保住以及疫情何时能受到控制。

从动物测试、人体临床试验、监管单位的严谨审核与批准,研制疫苗一般须耗费数年时间。随着科技进步,一些难关如找出基因序列得以提早破解。

在中国以“破纪录”速度于1月10日将病毒的基因序列上传至公共数据库后,全球从美国到澳大利亚的科研人员随即展开疫苗研发工作:

  •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疫苗研究中心团队在几个小时内确定了可用于制造疫苗的遗传密码信息。研究院2月初指,疫苗临床试验的第一阶段可能在三个月内开始。
  • 美国加州Inovio制药公司宣布在3小时内通过基因测序软件设计出称为“INO-4800”的疫苗,并有望在今年夏天之前进入人体试验阶段。
  • 昆士兰大学将以专利的“分子钳”技术,根据病毒基因序列,快速开发出新疫苗。
  • 墨尔本大学和皇家墨尔本医院合作建立的彼得·多尔蒂感染和免疫研究所(Peter Doherty Institute for Infection and Immunity)在1月28日成功复制病毒,并称这将有助于加速疫苗和诊断测试。该研究所也是中国以外第一个成功复制出病毒的研究机构。
  • 法国巴斯德研究(Pasteur Institute)则已成立行动小组,希望最快在20个月内研制出疫苗。

世界卫生组织2月11日称,疫苗可能在18个月内完成。

烧钱

在这场速度竞赛中,科研人员不仅要“烧脑”绞尽脑汁找出疫苗配方,也会“烧钱”花费庞大的研究经费。

深陷疫情的中国不计成本投入抗疫,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病毒所在1月26日称成功分离出病毒,随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转化医学平台与斯微(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分别推动疫苗研发。

在中国以外,国际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oalition for Epidemic Preparedness Innovations,简称CEPI)是资助多个疫苗计划的重要推手。

杜克—国大医学院新发传染病重点研究项目主任王林发教授指出,全球只有三四家机构有能力在短时间内研发疫苗,CEPI是其中一个。

自2017年起,CEPI已投入7亿5000万元研发应对流行病的疫苗,包括伊波拉(Ebola)、中东呼吸综合征、立百等病毒。CEPI背后的金主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对抗冠病19的这场战“疫”开打以来,CEPI已宣布资助Inovio制药公司、昆士兰大学、美国生物科技公司Moderna、NIH属下过敏与传染病研究院、德国CureVac公司、跨国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GSK)的疫苗研发项目。

相较于等到各地暴发传染病疫情时才投入大量科研资源,CEPI成立的宗旨是为了加速疫苗开发和及时在出现疫情时供应给人们。在疫情肆虐的这一刻,宗旨里的一句话显得尤为真切:“无论国土疆界,流行性疾病影响我们所有人”。

在大量生产疫苗以前

研发出疫苗仅是第一步,疫苗经过安全测试和动物测试后,会再展开临床试验注入人体内,再观察疫苗能如何有效控制传染率种种难关。

曾开发沙斯疫苗的Moderna总裁斯蒂芬·班塞尔告诉法新社,预计没有制药商可以在2020年中研制出新疫苗。

班塞尔补充:“疫苗必须经过好几个临床测试……挑战是必须在最快时间里提供给上百万人。疫苗的安全因此非常重要。就算采用现有技术加快速度,也没有制造商能在夏天、甚至是秋天前生产出疫苗。”

虽然疫苗研发速度已大大提升,但能否及时使用,还是个未知数。

2003年初暴发的沙斯疫情,到了2003年底才开始进行动物试验,2004年中在志愿者身上展开初步临床试验,最后疫苗开发却无疾而终。

中国防疫专家钟南山指出,沙斯疫苗要到2006年才能完成全部鉴定,但当时已经没有病人,后来就暂停了疫苗研发。

“一药二用”爱之病药物

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目前各地使用不同药物治病。

在曼谷的拉贾维奇医院(Rajavithi),医疗团队结合抗流感病毒药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两种爱之病治疗药物洛匹那韦(lopinavir)和利托那韦(ritonavir),治疗一名来自中国武汉的71岁女病患,48小时内病情好转,随后的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

奥司他韦也用于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泰国医疗团队强调,这种用药方案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冠病感染者,有一名病人接受同样疗法,却出现过敏反应。因此,未来还需要做更多研究,以确定这种联合用药方案能否成为一种标准治疗方法。

新加坡研究人员也在尝试使用爱之病药物治疗确诊病患。

目前,国家传染病中心已有四五名病患使用爱之病药物,医生是在他们病情恶化或需要氧气补给时才建议他们使用,但由于药效仍未完全证实,病患可自行决定是否要尝试该药物。使用后,一些病患病情好转,有些则持续恶化。

美国公司吉利德(Gilead)研发的抗病毒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曾于24小时内在美国首位重症冠病患者身上疗效显着。目前该药已完成审批和注册工作,从2月6日开始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之后将在病患身上试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