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三公里内的顾客下单后,10分钟内美食送上门。新手虾面摊主和七旬鸡饭摊主分享经验,用了送餐服务后生意增长三成。他们都老实照原价卖,还得面对业者抽佣约三成,每份只赚几角钱,只能当建立品牌,要赚钱还得靠顾客打包。

在文礼坊小贩中心创业两年的卢韦宏(42岁,槟城虾面摊老板)说,他半年前开始用GrabFood送餐服务,最近也加上foodpanda,前三个月生意都比以前多了三成,还多了许多外籍新顾客。不过生意额的增幅如今因冠病疫情和竞争倍增而减半到15%。“以前三公里内有50家使用,现在100家了,顾客选择更多。”
他说,一般上手机应用都设定送餐到三公里范围内。记者走访时,他连续收到两份订单,顾客下单后五分钟内送餐员就抵达,并在五分钟内送上门。
他指出,无论卖几份,送餐费根据距离都是3元左右。
为避免疫情扩散,从4月7日起至5月4日,所有餐饮场所只接受送餐或打包,不允许就坐用餐。企发局上周也宣布这期间推出餐饮外卖增强配套,为餐饮业者支付外卖手续费的5%。
被抽佣后赚头少 小贩当作做口碑
卢韦宏说,送餐业者都跟小贩收取30%到35%的佣金,小贩也得为这笔佣金另付7%消费税给业者,在当局补贴后,还是得付至少27%的送餐费成本。
他说,食物成本也占三成,他照原价卖,扣除佣金后每份“只赚几角钱”。“疫情让营业额惨跌七成,要赚钱还是寄望附近居民多来打包。”
在达曼裕廊小贩中心经营31年的黄文对(72岁,海南鸡饭摊主)说,四年前在媳妇帮忙下使用GrabFood,一个月后生意相对之前平稳增加35%。“我照原价卖,扣掉佣金利润真的很少。但就当作上网打广告,住附近的上网看到会自己来买,新顾客也多了约10%。”
准备与当局商讨 望送餐业者减抽佣
全国商联总会小贩组组长刘福记反映,小贩们对抽佣三成都很抗拒,小贩组准备与当局和业者商讨减低抽佣。

刘福记(51岁)说,许多小贩认为送餐抽佣太高,因此一直都很抗拒,好些小贩中心只有三几家在使用。“全国商联总会小贩组会深入看待,争取与当局和送餐业者探讨减低抽佣,否则利润偏低的小贩根本承受不了。请给我们一些时间。”
刘福记在达曼裕廊小贩中心的五香虾饼摊,两个月前也采用GrabFood送餐服务,他表示要小贩承担三成佣金的所有成本并不公平,食客一般能接受适度调高价钱,但更关键还是削减送餐佣金。
他鼓励小贩们尽快掌握科技。“别考量太多而迟迟不踏出第一步,这也是一种品牌包装,让你在网上推销产品。时代在进步,若不掌握就会流失年轻顾客。大环境急速改变中,不要像青蛙逐渐被温水煮熟,要敏感于水温,看情况不对就要跳出,寻找求存之道。”
小贩设面簿平台自救 6天吸引近逾15万人

上周五(4月3日)政府宣布实行更严苛的阻断措施后,小贩成立团结自救面簿平台,六天内吸引超过15万人,包括3万名餐饮业者,要协助小贩在面簿免费打广告,鼓励顾客直接去打包,免去送餐费。
面簿发起人是周志伟(42岁,牛车水卤鸭和粿汁摊少东)和另外四名朋友,他们上周五成立群组Hawkers United - Dabao 2020,15万名加入的会员中,3万人是以小贩为主的餐饮业者。
面簿平台昨天(4月8日)再成立第二群组,鼓励私召车司机和德士司机与小贩私下配对,提供送餐服务,免去小贩面对的三成佣金压力。
周志伟说,免费平台希望让消费者、送餐员与小贩直接联系,并压低送餐业者的佣金。
生意惨跌七八成 小贩将试用送餐服务
小贩普遍抗拒送餐抽佣,但好些摊主表示生意惨跌七八成“没办法了”,还是得试试看,纷纷申请送餐服务。
记者昨天走访文礼坊、达曼裕廊、金文泰和牛车水的小贩中心,以及锦茂连路的咖啡店,发现每处与送餐业者合作的小贩都只有个位数。

但也有好些摊主说,最近生意跌了八九成,不能再坐以待毙。拥有82年历史的牛车水大厦“佳记美食”负责人袁亚兰(63岁)和隔壁烧腊摊摊主梁玉莲(55岁)都说,最近申请参与GrabFood送餐,估计月中可开始。
袁亚兰说:“最近生意惨跌,得试试看送餐。会照原价卖,只求薄利多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