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津贴新变化 三大重点要消化

字体大小:

卫生部今天(3月5日)在国会拨款委员辩论卫生部开支预算时宣布,将调整本地医疗系统的津贴架构,受影响的有急症医院、社区医院、医院专科诊所和日间手术的津贴,预计明年中生效。

这些变化有什么,津贴会增加还是减少?zaobao.sg为你一一解释。

1)急症医院

新加坡人对于本地医院的A级、B1级、B2级和C级制度应该不陌生,大家都知道等级越低的病房,住院费就越便宜。因此一些国人为了要获得最多津贴,而入住最低的C级病房。C级病房能获得65-80%的津贴,B2级病房则获50-65%津贴。

然而,B2级和C级病房在硬件上的差距多年来已越变越小,卫生部认为是时候改变,不应该再以病房级别来判断病患能获得多少津贴,而是根据病患的家庭人均收入。如此一来,病患能自由选择他们想要住的病房等级,不会被津贴额受限。

这项新的津贴框架将在2022年中之后生效,日间手术到时也会使用同一个津贴框架。

根据家庭人均收入(Per Capita Household Income)来计算津贴额,其实也是卫生部这次新的改变。目前,住院津贴根据病患本身的收入计算,但碰到有大家庭的较高收入者,他们就会比较吃力。卫生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医生就透露,他曾碰到高收入的一家之主独自承担整个家庭的开支,但因为收入较高而无法获取更高津贴,结果医疗开支带来不少负担。

新的津贴计算方式能更全面地评估一个人的经济能力和负担,也能让本地医疗体系的津贴更一致,因为本地医疗体系其实已经有不少津贴体制采用家庭人均收入而非个人收入来计算。

2)社区医院

曾在本地医院工作的许宝琨医生透露,他时不时会碰到康复进展不错并能转至社区医院的病患,但他们因为急症医院的津贴额较高,而不太想要转至社区医院。因此,卫生部决定一律提高社区医院的津贴,鼓励情况已稳定的病患转至社区医院,以空出急症医院的床位给更有需要的病患。

社区医院的最高津贴将与急症医院一样设在80%,最低的津贴也从20%增加至30%。调整后,高达95%的社区病患,将能享有更高的津贴。

3)医院专科诊所(Specialist Outpatient Clinic)

专科诊所的津贴目前相当高,最低的津贴也有50%,只要家庭人均收入高于2000元,不论是中等收入或高收入者都能获得50%津贴。为了更好地分配资源,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卫生部决定新设多两个津贴等级,收入更高的人津贴就会减少。

这对收入较高的国人而言或许是坏消息,但卫生部提醒,国人还是可以使用保健储蓄、终身健保或私人保险来偿还医药费。年长者还可以使用建国一代卡或立国一代卡。

虽然高收入者津贴降低,但也有另一个好消息。以往,住在A级或B1级病房的病患被视为私人病患,因此就算出院后要到专科诊所复诊,也得继续以私人病患身份看病,支付更高的费用。许宝琨分享,他就碰过不少病患,虽然想要住在有冷气或是更有隐私的病房,但因为担心出院后仍得多次到专科诊所看病,而选择入住津贴病房,确保往后复诊时仍能获得专科诊所的津贴。

卫生部决定不再把住院病房和专科诊所津贴一并而论,病患住院时选择要住在什么病房,都不会影响复诊时是否能当津贴病患。

说了那么多,大家最关心的或许还是自己一家人的津贴是否会变多或变少。zaobao.sg以三个不同结构的家庭和收入等级,以家中有一或两名成员需要住院为例,带大家看一看不同家庭可能面对的变化。

低收入空巢家庭

低收入的家庭变化不大,他们仍能得到不少津贴,并会因为社区医院津贴调高,而整体获得更多津贴。

中等收入三代同堂家庭

这个家庭的一家之主的收入相当高,在原本的津贴框架下,他能获得的津贴较少。如今卫生部根据家庭人均收入来计算津贴后,这位上有父母下有孩子的夹心层就能获得更多津贴。但是,他退休父亲的津贴就会减少,因为新的计算方式将让医疗系统知道他还有其他家人能依靠,并非完全无能力支付医药费。

高收入的核心家庭

高收入家庭的津贴数目会减少,以符合卫生部要把资源更集中帮助有需要国人的大方向。但卫生部指出,津贴减少的人当中,多达七成的自掏腰包费用增幅最终会少于100元。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