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种族与宗教和谐面临新挑战

字体大小:

社论

2016年4月2日

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日前又一次谈到了“伊斯兰恐惧症”的问题。他在新加坡回教理事会(MUIS)与60名来自本地六所伊斯兰学校的学生进行闭门对话会后,接受媒体访问时呼吁国人主动与穆斯林社群接触,避免“伊斯兰恐惧症”的滋长。

所谓“伊斯兰恐惧症”(Islamophobia),其英文原文其实也含有歧视与排斥的意思。随着伊斯兰恐怖主义袭击案件的接连发生,欧洲许多国家现在都出现了反伊斯兰和穆斯林移民的浪潮,“伊斯兰恐惧症”也因之而生。

令人担心的是,这股全球浪潮也将对我们的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甚至破坏我国过去这些年来谨慎经营和维系的种族与宗教和谐。今年1月,尚穆根在一个研讨会上,首次谈到了这个问题,并把“伊斯兰恐惧症”列为我国面对的四大威胁之一。其他三个威胁分别为遭受直接的恐怖袭击、我国部分穆斯林社群激进化,以及穆斯林社群逐渐与主流社会疏离。

这四者之间显然有相互因果的关系。“伊斯兰恐惧症”如果在占人口多数的非穆斯林社群中滋长,将使占少数的穆斯林社群边缘化。而部分穆斯林社群的激进化,以及逐渐与主流社会疏离,同样也会导致本身的边缘化,助长“伊斯兰恐惧症”。遏制这类不良发展苗头的出现,对维系我国的种族和谐与社会凝聚至关重要,而单靠过去的做法显然是不够的。

我们必须接受的第一个现实,是全球恐怖主义新形势的出现,为我们既定的维持种族与宗教和谐的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需要有新的思维与对策。其次,我们也必须正视部分穆斯林社群成员受到激化与误导的现实,而“伊斯兰恐惧症”一旦蔓延开来,只有使问题更加恶化,在这种新情况下,单单保持政治正确的态度也于事无补,反而可能延误时间,让问题愈加发酵恶化。

首先,恐怖主义新形势的出现,很不幸的与伊斯兰极端主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近来连续在法国、比利时、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地发生的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加上本地逮捕伊斯兰激进分子的行动,无可避免的会让部分非穆斯林社群人士感染“恐伊”的情绪。正如尚穆根所指出的,人们或许为了要政治正确,不表达自己的看法,但却可能会以异样的眼光看待所有的穆斯林。这当然是危险的。因为,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穆斯林社群的绝大部分成员是理性的。

我们也必须认识到,我国穆斯林社群并非完全处于被动,而是正在尽最大的努力,传播正确的宗教观,驳斥极端主义,以及加强社群成员的新加坡身份认同感。占人口多数的非穆斯林社群,确实有义务采取更大的主动性,与穆斯林社群接触、沟通与联系,以加深彼此的了解,而不是随意形成刻板印象,或以讹传讹。

今天,来自伊斯兰国这类恐怖组织的恐怖袭击,以及它们所散播的恐怖主义理念,不仅仅是非伊斯兰世界的共同威胁,也危及伊斯兰世界本身。在同一个社会里,这种恐怖主义威胁也是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社群的共同威胁,是所有社群必须协力对抗的。非穆斯林社群固然有义务发挥主动性,直接受影响的穆斯林社群更必须在最前沿采取新的主动。

正如上述,面对新的情况和挑战,我们不能够只因循旧的做法。新形势要求政府和所有社群协作,调动起新的主动性,进行更有效的种族间沟通与交流。也许,通过某种形式的全国族群对话协商,凝聚新的共识,制定新的巩固种族和谐路线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