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
2016年4月20日
在最近一轮的拥车证投标中,优步旗下的租车行投标800多个拥车证,占总申请量的11%。此外,在竞标中出现超过237个竞标价相同的申请。在拥车证以最低成功价分配的原则下,如果当局同时接受这批申请,就会超过拥车证配额,因此它将237个拥车证配额纳入下个月招标的配额。
优步在上一轮拥车证投标中的下标数额之大,足以影响拥车证的价格。三年多前,陆路交通管理局禁止德士公司竞标A组拥车证,便是要防止它们大量下标而左右拥车证的价格。不过,优步是属于使用新科技的第三方预召私人出租车服务公司,不属于传统的德士公司,因此不受这个禁令的限制。
除此之外,私人出租车公司也享有比传统德士行业更大的弹性。例如,德士执照持有者须至少30岁、新加坡公民及德士日行须达250公里等等,而私人出租车则没有这些限制。
一向来,新加坡对企业的监管,相当严密,特别是关键性的行业,如公共交通及金融业。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行业的条规增加,以应对不同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于新科技,政府则采取柔性监管的政策。此消彼长,在客观效果方面,传统行业面对的监管比新科技行业较大。
对新科技采取柔性监管的政策,目的是要鼓励创新及创造价值,特别是引入颠覆性的科技。美国商业管理学院教授克里斯坦森指出,颠覆性的科技提供新的供给方式,以更便宜或更为方便的替代品,满足较低端消费者的需求,或产生全新的消费群体,从而蚕食传统企业的市场份额。对传统企业而言,颠覆性的科技改变企业的运作方式,并扰乱既有的游戏规则。它以更具有竞争力的价格,迫使其他企业提高效率及减低收费。
然而,柔性监管并不意味着让新科技公司游走在监管之外,更不应该为它们提供颠覆现有政策的方便。金融管理局为了制止国人过度借贷,规定购车者的汽车贷款不得超过车价的50%。但据报道,优步在广告上提供人们汽车贷款,并将汽车注册在公司名下,颠覆了金融管理局对汽车贷款设下的规定。
其次,在鼓励新科技公司时,我们也应确保传统行业是处于公平的竞争平台上。否则,对新科技公司的呵护,不仅无法提高效率及减低收费,反而导致它们向传统行业要一杯羹的寻租行为,最终将使消费者受损。
要在监管及鼓励新科技两者之间取得平衡,是政策的两难。副总理尚达曼最近在谈到拥抱金融科技时就指出,我们必须允许这方面的创新尝试,但与此同时也要保障金融体系的信誉。他表示,在权衡之下,新加坡在监管金融科技公司时,将不会像监管银行一样那么严格。不过,当这些金融科技公司达到一定的规模,并足以危及金融体系时,政府将加强监管。此外,政府也要处理好这些公司以及传统银行的紧张关系。
然而,在这过渡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新科技公司,利用柔性监管的空隙,颠覆政府的政策,以从中牟利。此外,就如第三方预召私人出租车公司一样,不少金融科技公司财雄势大,我们有必要提防它们利用“大到不能倒”的优势,垄断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