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字体大小:

社论 

明年是新加坡开埠200周年,李显龙总理在新年献词中鼓励国人,借这个机会反思历史,努力开创未来。所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新加坡的今天,来自于过去的经历;新加坡的未来,同样取决于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正确的教训。英国人莱佛士于1819年登陆新加坡,之后建设为区域货运及航运中心,逐渐形成今天繁荣的新加坡,其中一以贯之的价值,就在于对世界采取开放包容的胸怀。新加坡未来的希望,应在于传承这个价值且继续发扬光大。

新加坡刚在两年前庆祝了建国50周年,如今则准备纪念开埠200周年,反映了任何社会都存在历史多样性与复杂性这个事实。诚如一些历史学者所指出,新加坡的历史非但不仅52年,也不止于200年,而是可以追溯到700多年前,即《马来纪元》所记载的马来古王国三佛齐(现印度尼西亚巨港)王子桑尼拉乌他玛,在1299年登陆新加坡岛,将之命名为淡马锡,并于此创建“新加坡拉”(梵語“狮城”之意)。

当然,纪念开埠200年并非否定淡马锡与狮城的那段历史。学界有“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之说,其中不妨理解为当代人都是出于所处时代的需要,带着自己时代的问题意识去回顾历史。对于今天的新加坡而言,莱佛士登陆后的新加坡,显然比桑尼拉乌他玛登陆后的新加坡,更有现实意义。毕竟,莱佛士在新加坡所建立的典章制度,仍然影响至今。新加坡未来的可能命运,也必须从这个历史阶段去理解和思考。

换言之,今天的新加坡是莱佛士所代表的西方现代精神的延续。当年建立新加坡所根据的重商主义考虑,到现在依然有其意义。200年前的新加坡以商港及转口贸易起家,讲究的是四海包容和童叟无欺。这种重视开放和公平的精神,也体现在本地整体社会的基因上。为了促进建设发展,新加坡不但对周围马来群岛的各个族裔来者不拒,也迎接了远自中国、印度次大陆乃至中东的阿拉伯和犹太的移民。他们带来了各自的语言、宗教及习俗,构成了今天多姿多彩的新加坡。

这个历史经验,表明新加坡的立国乃至今后的繁荣昌盛,仍然必须建立在海纳百川的开放包容精神。这并不局限在对外来人的接纳,更包括对不同思想与文化价值体系的欣赏和借鉴。在当前全球化发生逆转的大背景里,如何看待彼此的不同,将决定社会是否保持和谐团结或出现对峙撕裂。从至今的历史经验看,新加坡绝无可能自绝于全球大潮流,所以在面对外部世界风起云涌的各种新挑战,唯有把眼光放长,沉着应对挑战。

纪念开埠200周年所要正视的另一问题,在于处理好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所有社会都避不开历史与政治的内在紧张,但成熟与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保留对其解读的百家争鸣。因此,在官方对200年兴替的一家之言以外,也不能忽视民间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不同论述。对历史也采取百花齐放的开放包容态度,才能取得兼听则明的效果,作为未来发展方向借鉴的指南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未来的发展必须依靠当前的一步一脚印。李总理在献词中表示,新加坡去年取得比预期好的3.5%经济增长率,更重要的是生产力也有所提高。与此同时,新加坡还面对着朝核危机及区域恐怖主义的威胁;经济重组、产业转型和国人终身学习等各项努力也方兴未艾。如何坚持多元主义并团结一心,将继续是未来航程的压舱石,在凶险的惊涛骇浪中确保船身稳定,破浪前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