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国家和人民的空军部队

字体大小:

早社论 

草创于1968年的新加坡空军部队,今年热烈庆祝成立50周年,并已安排了一系列以“保家至上·展翅翱翔”(Our Home, Above All)为主题的活动。这一系列庆祝活动既要彰显空军是保卫国家的利器,也要传达和新加坡人同在的信息。

1968年我国独立后不久,就面对英国宣布要在1971年3月从苏伊士运河以东撤军的重大决定,这意味着负责我国空防的英国皇家空军将会跟着撤离。我国的空防突然间出现了真空,必须尽快设法填补,空军部队就是在这种极度仓促和充满危机感的情况下成立的。

当时,空防司令部只有区区八架塞斯纳(Cessna)训练战机,也根本来不及训练本身的飞行员,因此必须仰仗友邦的协助,从头做起。经过好几年的努力,空军部队才于1975年4月1日正式成军。

过去50年来,空军从简单的空防司令部,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工程能力,并到海外训练,克服万难发展成如今拥有先进作战能力的第三代空军,可谓历尽艰辛,也得力于许多人的牺牲奉献。

诚如空军参谋长康文良准将所说,空军有今日的实力并非偶然,而是众志成城的结果。因此,空军要借助于今年的庆祝活动,向历代空军人员致敬。同时,也通过庆祝活动,向国人传达空军与民同在的信息,并保证会“不分昼夜为新加坡待命”。换句话说,空军不仅是国家的空军,也是人民的空军。

新加坡是个蕞尔小岛,这对空军的训练形成天然的局限,军机从机场起飞腾空,霎时间就会接近邻国的领空并招来投诉。这为空军的发展增加了一层额外的障碍。对国人而言,空军训练,尤其是战斗机起飞和降落时的噪音也是一个问题。过去,就时常有住在机场附近的居民向国防部申诉,战斗机的噪音影响了他们的生活作息。

要完全避免噪音是不可能的。但国防部终究还是得伤脑筋想法子缓解问题。办法之一是将部分的战斗机训练迁移到国外。也因此,我国空军的不少飞行员,如今是在美国等国外基地艰苦训练。海外训练并非朝夕可成,通常要好几年的时间,因此自然影响有关人员的家庭生活。有些空军人员因此必须举家迁移并适应在国外的生活,为保家卫国做出额外的奉献和牺牲。

我国空军如今已进入第三代,在配备的精良和先进方面名列前茅,飞行员的能力也已非昔日可比。他们不只能掌控最先进的战机,在电子科技发达的今天,更需有掌控无人机的技术能力。但维持这样一支部队的费用也是高昂的,国家必须有坚实的财力才行。

也许有人会觉得,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实无空防可言。这当然是错误的见解。其他小国的经验说明,一支精锐的空军不只有攻击能力和防卫能力,也具备很大的威慑和吓阻力。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必须在空防上作巨大投入的原因,尽管我们的财政预算因社会开支不断飙升,而面对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这方面,谨慎开支和取得国人的理解同样重要。

空军50周年的系列活动中的重要一环,是走进社区,包括大巴窑、三巴旺、榜鹅、勿洛和裕廊东五个邻里巡回展出,让民众近距离观赏装备,也由此让更多国人接触空军,认识空军。这种亲民的努力是值得赞许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