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加大力度提携弱势家庭孩子

字体大小:

社论 

社会不平等最近成了颇受热议的课题。教育部长王乙康上个月在国会参加施政方针辩论时,就集中探讨了这个课题并指出,社会分化已经出现难以消融的迹象,因此应对不平等现象是眼下刻不容缓的国家施政重点。

前天,王部长出席华社自助理事会第26届常年大会时,再次谈及这一课题。他指出,月入少于3000元的家庭在过去10年来,从占学生人口的20%下降至现在的14%(通胀率计算在内),是我国推动包容性增长所带来的成果;但贫富差距的扩大,也意味着仍处于低收入阶层的家庭,面对更严峻的挑战,向上提升的难度相应提高。

为此,华助会将加强对更有需要家庭的援助。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除了在申请参加学生托管中心时会得到优先考虑,也将在参加课程时获得更多的津贴,甚至免费。需要额外帮助以跟上学校课业的学生,所参加的学习项目,也将以更小的班级进行。不过,来自较高收入家庭的学生参加学习项目时,则必须支付全额学费。

这一宣布,很可能对一些属于夹心层的家庭造成负面影响,增加孩子上华助会补习班的学费。加大力度帮助清贫家庭是应该的,但也应照顾到那些处在收入规定边缘的家庭,避免对他们造成额外负担。

配合政府的各种财政转移和针对性援助措施,华助会同其他社区的自助组织一样,是在发挥社群的力量,尽可能帮到最多需要帮助的低收入家庭,协助他们从各方面提升,最终摆脱贫困。在这方面,华助会采取全方位的援助方式是值得赞许的。这包括照顾孩子的教育,也顾及家长的工作、技能等家庭状况。

毫无疑问,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搞好学业,始终是最重要的手段。过去几十年来,我国社会的进步,以及大部分家庭从贫困进入小康,主要依靠的正是教育。政府让所有家庭的孩子都有受良好教育的机会,让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攀登社会阶梯,促进了社会的流动性,形成了今天以中产阶层为主的社会结构。因此,教育的重要性可说不管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不过,和其他发达国家一样,我们现在也面对新的问题,即随发展而来的社会分化以及贫富差距的扩大。在大多数家庭都属于中低收入阶层的时候,促进社会流动性相对容易,因为大多数家庭的资源基本一样。但在进入中产社会后,那些已经“上岸”的,逐渐在各种资源上占据相对优势;而仍然处于底层的弱势群体,相比之下的资源劣势就越显得突出。这种分化与差距,自然加剧清贫家庭脱困的难度。

去年,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356,这是在加入政府各种财政转移和税务措施之后的数字,如果没有这些辅助措施,则数字是0.417,这远比好些发达国家,特别是北欧国家来得高。一个解释是,我们不是福利国家,个人所得税率也较低。但是,客观上来说,收入差距扩大是个现实的问题。这些年来,如果不是政府不断加大介入的力度,问题的严重性将会非常突出。而像华助会这样的自助团体,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辅助角色。上述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也许可以为华助会未来的工作,提供新的思维视角。

平心而论,在今天的新加坡,物质上的帮助是不缺乏的,华助会等自助团体所需努力做到的,是更加全面与深入,确保没有“漏网之鱼”。除此之外,华助会或许也可以考虑加大家庭辅导方面的力度。因为,低收入家庭所面对的往往不只是收入低的问题,而是包括家庭氛围、夫妻关系等其他复杂的家庭环境因素,这些都不是经济援助所可以解决的。面对社会分化和不平等加剧的情况,要帮助这些家庭脱困的确挑战性更大,但这也意味着华助会可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