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保底不封顶体现公平精神

字体大小:

社论

教育部长王乙康在国会辩论时,针对多名议员就贫富悬殊会带来教育不平等问题的担忧,以及所提出的改进建议,重申了教育部“保底不封顶”的政策理念,让社会对于不平等的关注,得以更深入地讨论,也有助于厘清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这个辩论的意义,在于凸显平等并不等同于均等,要通过教育来促进社会流动性,缩小贫富差距,不能采取削足适履的办法。应对不平等现象确实是重大挑战,但是由此而产生的齐头主义,却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

关于如何确保低收入家庭的子弟,不会因为缺乏家庭资源,而在教育竞争上落后于中上家庭的同学,一些议员提出了禁止补习、在名校为低收入家庭子弟保留名额、废除小六会考、实行小班制、检讨名校的直接收生计划等等。这些建议背后的良好意愿不容置疑,但是却未必能让它们变得合理;一些个别建议甚至可能潜藏意想不到的风险,不但无法实现消除不平等的良好意愿,反而更可能伤害教育的目的,最终削弱社会的整体利益。

在讨论不平等现象时,很多事实不能因为其“政治不正确”而对之视若无睹。比如智商是学界自20世纪初以来反复验证的客观事实,可以准确预测一个人的工作表现和收入。可是让很多人不舒服的事实是,智商在人口中的分配不均,只有2.5%的人口拥有130或更高的智商。另一个让人不安的事实是所谓的“帕累托法则”,它是一种累积优势的现象,导致强者更强,富者越富。这意味着不平等其实是天然现象,不易消除。

当然,这也不代表社会就不必正视不平等现象的严重后果。因为还有另一项研究发现,贫富差距和犯罪率是成正比的,差距越大,犯罪率越高。所以贫穷不是犯罪的最大导源,财富分配不均才是。如果因为智商分配不均和“帕累托法则”的现实难以消除,那么确保社会流动性,让社会底层的成员有足够的机会向上流动,就能够缓解不均所带来的不平。换言之,保障机会的平等,能维系社会在结果不平等之际的稳定。教育正是推进社会流动性的重要手段,因而从社会不平等来关注教育问题,也是自然的结果。

尽管如此,避免在改进教育制度时病急乱投医,仍然是必须坚持的原则。教育固然是促进社会流动性的途径,但还存在其他功能,包括筛选优秀的人才,作为日后发挥中流砥柱角色的社会精英。只要是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努力,通过自由竞争的方式,爬上社会金字塔等级顶端的精英,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不封顶”理应是确保具备成为精英潜能的学生,能够发挥其长,也要确保具备这些潜能的弱势家庭子弟,能够有充分的机会被发掘且成才。“保底”则是尽可能为弱势家庭子弟创造条件,让他们具备一技之长,获得比父母辈更好的竞争能力。

任何制度都有改进空间,我们的教育制度也不例外。可是要如何改进,却必须秉持谦卑的心态,不能一味地要消除不平等,而不尊重专业意见。比如在改进的意见当中,有呼吁要废除小六会考。但小六会考是一视同仁的筛选过程,让所有学生凭自己的成绩公平竞争,取消会考,富裕家庭的孩子可能有更多机会走后门,造成更大的不公和不平等。西谚云:“通往地狱之路,由善意铺成”,国人在看待不平等课题上,应当有更全面的视角。

一如王乙康所透露,教育部每年为有特别需要的学生人均投入约2万4000元、普通(工艺)源流学生人均约2万元、普通(学术)源流学生人均约1万5000元,主流和名校学生人均低于1万5000元。这是很具体的“保底”实践,也是通过“不公平”的资源倾斜,来试图减缓“不平等”的现象;与此同时,则让有能力的学生尽量自我突破。这或许才是真正体现公平的精神。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