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消除偏见从普及知识开始

当代生活节奏加速,新科技的出现与普及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新的心理疾病出现。(档案照)
当代生活节奏加速,新科技的出现与普及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新的心理疾病出现。(档案照)

字体大小:

社论 2018年9月10日

国家福利理事会将举办为期五年的公众教育活动“跨越成见,退去标签”,提高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意识,同时纠正因为对疾病的误解而对病患所产生的偏见。活动由精神疾病康复者共同策划,并由五名康复者担任推广大使,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亲身经历,希望借由他们的现身说法,打破公众对精神病患的负面印象与态度,更加包容他们。活动主宾、副总理兼经济及社会政策统筹部长尚达曼也呼吁公众,应体谅和鼓励这些患者,支持他们的康复过程。

与很多社会现象一样,人们对精神疾病和病患的偏见,大多来自于无知所产生的不安和恐惧。在现代科学和医学知识普及之前,很多社会都把精神病视为某种神秘现象,或以为患者撞邪、或以为患者有通灵的神通,并因此赋予精神疾病很多超自然的想象,以及围绕其周的各种社交禁忌。这使得一般人对精神病患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一些自信不足者更敌视他们。这不但对病患和其家属造成伤害,也妨碍了他们可能获得治疗的机会。

对精神病患的包容,并不是假装他们和常人一样,过犹不及地用政治正确的姿态,要求社会毫无保留地接受他们。他们不幸所患上的疾病,严重的话确实可能让他们无法正常地社交、工作。所谓的包容,就是在接受他们患病的前提下,不按一般社交标准去要求他们,并且鼓励有康复机会的病患寻求医疗协助。此外,这种包容精神更应该扩大到病患的亲属和朋友,由此建立一种友善的环境,增加病患康复的概率。

现代医学对精神疾病的知识日益系统化,美国精神病学会编辑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就对各种精神疾病做出分类诊断,并且根据大量临床数据建议治疗方法。尽管批评者指出,精神病患遭遇的不是疾病,而是对生命苦难本质的反应,但是《手册》所整理出来的资料,确实帮助了不少医生和患者。神经医学的进步也让一些精神病患能够通过药物,控制或减缓病情。因此,普及社会对于精神疾病及其患者的知识,将能够进一步协助他们及时治疗,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必须指出的是,现代社会对于精神疾病的态度其实还存在不易调解的两极化现象。一方面,由于知识的普及,一些人会轻易地把他们认为反常的行为归类为精神疾病,比如精力充沛的儿童被当做患上过动症;另一些人则因此全然否定精神疾病的存在,认为诸如忧郁、歇斯底里仅是情绪波动而已。这两端当然都是错误的态度。精神分裂症、强迫症、躁郁症、唐氏综合征、自闭症等,都是有大量临床证据确诊的疾病,不能等闲视之。这表明福理会的推广运动的确很有必要。

当代生活节奏加速,新科技的出现与普及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新的心理疾病出现。传统社会人际关系的解体,使得更多人产生孤独无助的心理,医学界甚至形容这个现象为“流行病”。智能手机的大众化,也使得青少年玩手机上瘾成为最新的问题。若听之任之,这些现象和行为都有可能异化为心理疾病。从“医未病”的角度出发,社会有必要正视这方面的趋势,以包容的态度,尽可能协助这些潜在的病患走出心理误区。

新加坡已经是个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国民教育水准也显著提高,并且在国际评比中经常被认为是座宜居城市。因此,国人更有必要自我提升,对于可能导致偏见的无知领域,例如心理疾病,主动去增进了解。这不但能促进自己作为现代公民的品质,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人,让社会更具包容性,更有同理心。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