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学前华文学习不可忽视

字体大小:

社论 

贸工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徐芳达前天在“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颁奖礼上说,无论推广华文的活动多么丰富,资讯科技多么发达,华文教师的角色仍是无法取代的。他对华文教师的表扬,也是对整体教师专业的肯定,不论时代如何改变,教师的角色仍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因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科技发达时代显得更为重要,科技不能取代“教学相长”,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彼此受益。

唐代文学家、政治家韩愈著名的一篇文章《师说》一开头便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华文教师肩负“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之外,还承担一份文化传承的使命感。自1998年以来,每年都有一批华文教师通过这个奖受到表扬,也意味着在新加坡的语言环境下,华文教师都得迎难而上,任重而道远。

教育部长王乙康今年5月间为首届“早报文学节”主持开幕仪式时透露,过去20年来,使用双语的本地家庭有增加趋势。教育部对小一新生入学时的调查显示,同时使用英语和母语作为沟通语的家庭,从1997年的83%,提升至去年的90%。人口普查数据也显示,能识读双语或更多语言的家庭,也从2010年的70%,增至2015年的73%。王乙康是从一个比较积极的角度来解读家庭用语情况的变化,但不可掩饰的一个趋势是,尽管很多华族家庭可归类为双语家庭,年轻父母在双语教育时代下成长,他们的主导语言多为英文英语,他们跟下一代沟通很自然会选择这个他们更感到舒适的语文。年轻一代的华族父母,本来是很有条件为下一代在家庭中创造学习华语的有利环境,但他们却把大部分的责任转移给了学校,孩子入学后又为孩子请补习老师,辅助华文的学习。由于孩子家中缺乏多讲华语的环境,削弱了他们对华语的亲近感,华语甚至变成一种“外来语”,不少学生心理上对学习华文产生排斥感,给华文教师加重了担子。

双语教育对新加坡的重要性在于,学生离开学校之后,在职场上需要用到华文时,可以在一定的基础上再次出发。王乙康认为,语言学习是一项必须终身努力不懈的工作,因此应纳入“技能创前程”计划,让国人有系统地继续进修母语。他希望,除了学校以外,有更多民间组织以及企业,能够加入推广母语的行列。这些都是因应时代变迁的积极倡议。

此外,我们也不能忽略学前教育的华文学习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孩子若能在这个阶段接触到更多华文,可或多或少弥补家庭环境之不足。教育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次长刘燕玲,上个月在学前华文教学研讨会上说,孩子的学习与成长,需要家庭和幼儿园携手合作,相互配合。学前的幼儿时期,是孩子接触和学习各种语言的黄金时期,因此,“教育部提倡在学前阶段就开始教授母语”。学前教育既然已成为学习华文的重要一环,则学前教育的华文学习,也应该纳入正规教育的体系中,让孩子更早培养起学习华文的兴趣,小学的华文课跟学前的华文课可作更好的接轨。学前教育的华文教师也肩负推广华文的时代角色,也许今后的“全国杰出华文教师奖”可考虑为他们特设一个奖项。

我们突出华文教师的贡献,也不要忘记,家庭仍是各族孩子学习母语的最初最重要的环境,有双语能力的父母,不应该把协助孩子学习母语的责任,完全“外包”给母语教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